美院教師行為藝術“咒考試”
美院教師行為藝術“咒考試”
美院教師行為藝術“咒考試”
時間:2007-03-13 09:25:00 來源:南方都市報
收藏
>美院教師行為藝術“咒考試”
 |
關鍵字:廣州美院 蘇堅 咒考試 行為藝術
在美術考試考場外古裝扮相,舉牌呼吁“求求你們,別再這樣考試了,好嗎?”
美院教師行為藝術“咒考試”
咒考試
考試考試氣太官,天垮下來你不管。
考試考試氣太闊,胡弄學生如風刮。
考試考試氣太暮,千篇一律壞事做。
考試考試氣太傲,既喜紅來又喜鬧。
考試考試氣太嬌,虛有其表走不高。
你真混蛋什么鳥,五氣俱全全國效。
沿自罪惡上千年,今天和你總清算。
毒罵轟打齊進攻,最后方使禮跪求。
連同武器齊燒空,毒害俱無天下創。
頭頂一個圓髻、臉上濃眉長須、身著寬袖大袍;手舉一塊紅牌,上寫“求求你們,別再這樣考試了,好嗎?”,還有一條紅幅,上面寫著一首名為“咒考試”的詩。昨天上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教師蘇堅進行了一場行為藝術,表達他對現行藝考制度的不滿。當天美院正在舉行2007年專業考試。
教授:行為藝術內涵淺顯
昨天中午12時,蘇堅穿戴化妝完畢后,單膝跪在廣州美術學院大門口左側的美術館外。此時,廣州美術學院2007年專業考試上午的色彩考試剛剛結束。一撥撥剛步出考場的考生頓時被這一幕吸引住了眼球,紛紛上前圍觀。
一些考生拿出手機或相機拍下此人,有的走上前讀了讀那首“咒考試”的全文。不過并沒有人做進一步的交流。對蘇堅的舉動,考生們大多的反應是“怪異”,知道他在反對考試,但并不明白為何反對。一些考生看了幾分鐘后,拎著顏料箱和畫板就去吃午飯——他們下午還有素描和速寫考試。昨天的專業考試對考生來說很重要。據悉,2007年全國報考廣美的考生有1萬多人,錄取的只有1000人左右。
美院教授譚天正好路過,看到了這個“咒考試”。譚天說,首先應該佩服蘇堅這種表達的勇氣。他對現行考試制度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他的作品里沒有拿出建設性意見,因此作品內涵顯得比較淺顯。另外,從藝術角度上說,整個行為藝術的表達手法也比較簡單,太“一對一”了。
蘇堅:扮相原型隨人理解
蘇堅并不是第一次做“咒考試”的行為藝術。今年1月27日,華南師范大學舉行廣東省普通高考美術術科統一考試時,他請一個男模特當“替身”。不過僅過了半個小時,校內的保安就制止了他們的行動。另外,蘇堅自己也曾在美院的一個畫室里,穿著這身古裝,畫了一個人物素描,然后在畫上打了兩個大大的紅叉。蘇堅說,當時有學生問他:“你反對這種考法,那你叫我們怎么考?”
蘇堅說,“咒考試”這場行為藝術的構想由來已久。那首“咒考試”的詩是仿寫郭沫若在大躍進時寫的《咒麻雀》。他解釋說:現在的藝術考試是藝術大躍進的具體表征之一。郭沫若用詩的形式“惡搞”了“麻雀”,他的仿寫詩“正搞”了“藝考”,批判他的荒謬性。這身古裝行頭是他看了話劇《南越王》后請劇中的服裝設計做的。記者問:這副打扮是以哪個古人為原型?蘇堅答:我不作解釋,隨觀眾自己理解。
蘇堅今年38歲。1985年就讀于廣東藝術師范學校,后考入廣州美術學院讀完本科、研究生,此后留校擔任美術教育系教師,現在教基礎素描科。
美院美術教育系主任張弘事先并不知道蘇堅“咒考試”的行為。聽記者介紹后,張弘并不感到意外。在張弘的印象里,蘇堅對社會上一些現象有自己的思考,行為上也有一點偏激。不過他認為,這些藝術是多元的,可以自由選擇不同方式來表達。
蘇堅:美術考試教條、機械、沒人性
記者:你自己當年同樣也是通過類似的“藝考”進入藝術院校,又做了多年的藝術教育,為什么現在反過來要咒它?
蘇堅:我自己也是逐漸認識藝考的荒謬性。現在多數美術考試,基本等同于畫幾筆寫實的頭像、靜物、石膏等,非常地教條、機械、沒人性。一個人的能力、才華要用考試來評判,這本來只是競爭的現實壓力下不得不為之的無奈和尷尬,但現在的藝術考試還可悲地被機械和泛濫運用,使這個本來只是選拔人才的“手段”很大程度地變成學習藝術的“終極目標”。說實在話,每一次經歷這種藝術考試,都是對我這個藝術教育工作者進行靈魂拷問,有點昧心的感覺。
記者:不用現行“藝考”的方式,你認為還有什么更有效的辦法?
蘇堅:藝術學習就像學習做人,是生活過程的積累。一個好的考試方式應該最大限度地反映,這個長期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以及建立在這個素養基礎上的創造力才能培育。好的考試更應該能引導藝術學子注重這個成長歷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