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百家于一爐 集八書而大成
熔百家于一爐 集八書而大成
熔百家于一爐 集八書而大成
時間:2007-03-12 13:18:00 來源:
名家
>熔百家于一爐 集八書而大成
“北碑南帖”是傳統書法學上的習慣說法,作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的陳必武,人處鐘靈毓秀的江南,可以說是飽受帖學的浸淫,然而他卻能跳出窠臼,將“帖”與“碑”來了個“中和”,既得樸茂、凝重、天真爛漫之意,又有面貌的奇崛與骨力的勁健。他又潛心于行草書的研習,細細體味士人書寫時的筆情墨趣,由此形成了一個系統、完整的“行草書鏈條”。陳必武不拘泥于一家一派,無論是傳統的經典作品,還是頗具時代氣息的“現代書法”,他都用“拿來主義”的眼光,以“揚棄”的學術態度,取其精華為我所用。因此,“不薄今人厚古人”、“轉益多師為吾師”,可以說是他學書的態度與宗旨。
他博覽群書、兼收并蓄,深諳“一通百通”、“藝不壓身”之理,通過畫理、棋道、琴律、詩韻去感悟書法藝術的無窮堂奧。在注重綜合修養的同時,他還重視書學理論的研究,結合自己的書藝探索,將所思、所感、所悟訴諸筆端,撰寫了一系列既有學術價值又有現實指導意義的論文,將書法藝術從感性實踐升華為理論認識,這在當今重技能訓練、輕理論探索的書壇,更是難能可貴的。
綜觀陳必武的書法創作,可以說是洋洋大觀、琳瑯滿目。幾十年的孜孜以求,使其書法已臻諸體兼備、雅俗共賞之境。
古人云:“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的確,長期的揮毫臨池與早年打下的扎實基礎,使其書作呈現出既具深厚的傳統功力又不乏一些時尚唯美的現代氣息,無論真、草,還是篆、隸,每種書體在他腕下均有上乘表現。其篆書古樸渾厚;其隸書則寫出了各種風貌,既有凝煉莊重、氣勢恢弘的一面,又有灑脫、靈動的一面;其楷書則氣息高古、靜穆疏朗。而在諸體中,我最為欣賞的還是他的行草書。其行書風格多樣,骨格清奇。既有飄逸、空靈一路,又有清美俊秀一路;既有勁爽、奇崛一路,也有時尚夸張但仍不失傳統遺韻一路的書作。其草書則通過一氣呵成的氣勢與搖曳多姿的線條變化,表現出一種節奏美與韻律感,從而讓人感受到一種酣暢淋漓的藝術張力!
總之,欣賞陳必武的書作,無論是中堂條幅,還是橫披、斗方;無論是扇面小品、手札、尺牘,還是擘窠巨幛,觀其書給人一種雅士搖扇、佳人攬鏡、清風拂面、賞心悅目之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