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男子廢紙堆里淘出數封名人書信 價值上萬元
有心男子廢紙堆里淘出數封名人書信 價值上萬元
有心男子廢紙堆里淘出數封名人書信 價值上萬元
近日,記者在北碚藏家姚先生手中,看到一封已故中國現代著名學者吳宓的信札。姚先生說,這封信價值應該上萬元。
一包名人信札當廢紙賣
姚先生介紹說,2004年,原西南師范大學清理出了一批舊檔案,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收廢紙的老頭。“當時有一大包,最多賣了幾十元”。
按常理,這些廢紙應該就此進了造紙廠,被打成紙漿當作造紙原料,不料收廢品的老頭很有些商業頭腦,隨即將這些舊檔案送到了懂古玩的姚先生手里。
姚先生發現,這些舊檔案多是一些西南師范大學已故老教授寫給學校的書信,經過討價還價,他以800元的價格買下,里面有很多簡歷、檢舉信件,以及著名教授的推薦信、建議書等。
當時在交易現場的還有姚先生的藏友羅先生。賣廢紙的老頭走后,羅先生在舊檔案中找到了一封吳宓教授的書信。經過協商,羅先生以900元的價格把它買下。
2005年10月,羅先生收藏的這封吳宓書信以6000元的價格拍出。姚先生說,除這封吳宓信件外,他另外還發現了一封吳宓書信,“價值應該上萬元”。
作者名頭決定信札價位
名人信札之所以值錢,首要原因是作者的歷史地位。
吳宓是中國著名學者,字雨僧,陜西涇陽人,早年在清華留學預備學校,與江津“白屋詩人”吳芳吉交好。1917年吳宓赴美國留學,回國后受聘東南大學,并主編著名的《學衡》雜志,后主持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因禮聘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等大師去國學院任教而成為學術界美談。另外,吳宓一生誨人不倦,錢鐘書等出自其門下。解放后吳宓到西南師范學院任教。1978年,吳宓病逝。
著名教授提請求遭否決
姚先生收藏的這封信,是吳宓在1956年4月29日,其妻鄒蘭芳去世4天后寫的。這封信是毛筆書寫,字數超過800字,受蟲蛀,略有殘破。抬頭是請當時西師歷史系黨支部書記季平轉交西師黨委、院長,以及總務長和人事處處長李一丁。
信件分兩部分,一是吳宓感謝學校對妻子葬禮的關照,吳宓表示將努力工作,盡力回報黨與人民。第二部分,吳宓提出,希望學校能將亡妻鄒蘭芳的親戚鄒開桂安排為學校工友、教學輔助人員或小職員。作為較正式的信函,吳宓還加蓋了“吳宓雨僧”的印章。
記者查閱了2006年出版的《吳宓日記續編》1956年的內容。當年4月吳宓妻子病故至5月11日,吳宓的日記有些空缺,因此這封信對于當時的葬禮,以及作者的生活狀況,都有跡可尋。
這封信還有一個珍貴之處在于,時任西師人事處處長的李一丁對吳宓的請求,作出了“否決”的批示。
孫中山一封書信賣了111.1萬
名人信札的收藏價值按“真、精、稀”的原則度量,在網絡信息時代越來越珍貴。
書信在古代被稱作書牘、手札、尺牘等。由于其具有史料、文獻、文學、書法、文物等多方面的價值,再加上“存世僅此一件”的孤品的性質,名人書信歷來都為藏家所重。
2003年嘉德拍賣會上,孫中山遺墨———致葉恭綽信札四通,以111.1萬元成交;2004年,上世紀30年代徐悲鴻“婚變”事件中的兩封書信,以23萬元成交。1993年啟功寫給當時國家教委的一封信,不過3頁,以2.8萬元落槌。
2005年藝術品拍賣市場,名人信札普遍上漲:《黃賓虹致陳柱信札十八通》成交價為55萬元,《徐悲鴻信札》(附實寄封)的價格是56.1萬元。
國外名人書信的拍賣價也相當高。例如愛因斯坦給美國總統羅斯福關于原子彈的信,1987年在紐約“索斯比”拍出了22萬美元;尼克松的總統辭職信,1995年在倫敦“索斯比”賣了8.28萬美元。
名人信札的收藏價值按照“真、精、稀”的原則,用“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來度量。在網絡信息時代,這些手書的名人信札已越來越珍貴了。
名人信札也有假貨
2002年底,在香港普藝拍賣公司舉辦的一次拍賣活動中,一批近代知名人物的書札登場。其中,魯迅致王煒春的信札以6000元港幣拍出。但是,那封魯迅書信卻是造假者臨摹的贗品:魯迅的受信人中,查無王煒春,而所附信的手跡,原件藏魯迅博物館。
另外,模仿季羨林等大師的手札也在市場上有所露臉。
對于名人信札,必須用足夠的時間去接觸、熟悉和研究傳世書札原件。同時應該對照作者本人已經出版的日記,了解書札作者的生平簡歷,以及具備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