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藝術品市場新熱點
2007藝術品市場新熱點
2007藝術品市場新熱點
從藝術品市場的走向來看,“中國當代藝術”已成為熱點板塊,尤其是當代藝術已逐步發展成熟并開始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和知名度,這在去年市場紀錄被頻頻改寫中已經得到印證。雖然在2006年秋拍上,當代藝術作品放量入市形成了成交率下降的事實,但是精品成交價格和總成交額的上升說明買家對這個市場還
是有足夠的信心。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2007年該板塊將繼續兩極分化,即一線藝術家精品價格依然領漲,新生藝術家作品會廣受青睞。
影像作品立足
在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中,影像作品價格的開啟是在2003年以后,并且普遍價位較低,但從2005年開始成為新興的投資熱點。2006年,以紐約蘇富比秋季拍賣會的“亞洲當代藝術”專場為例,當代攝影圖片作品成為秋季拍賣的新寵,不僅反映在作品的上拍數量,更在拍賣行對作品的估價期待上均可高看一層。中國當代影像作品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走出了新的價格行情。
國內藝術品投資者第一次領略影像作品的價值,是在中國嘉德2003年春季郵品錢幣拍賣會上,兩張估價僅1000元的上海外灘景色長卷和英美艦船行駛在黃浦江上的老照片,最后以14.8萬元的高價落槌,這也創造了當時國內影像作品在藝術品拍賣會上的成交紀錄。
瓷器市場看好
中國古代瓷器和雜項市場一直是國際藝術市場中的重要拍賣品類之一。尤其在海外,蘇富比、佳士得每年都會在紐約、倫敦舉行中國古代陶瓷和工藝品的專場拍賣,高端的買、賣方市場也都集中在歐美市場,尤其是“高古瓷”的收藏市場更是以歐美市場為主導。但是國內市場在去年有很大的突破,去年瓷器成交價格排行榜前100位中,有36件是在內地拍賣市場中拍出的,占了近半數,且有逐漸走高的跡象。
2006年佛像板塊是除了瓷器以外,雜項拍品中最為活躍的板塊。主要原因是高質量的專拍成功推高了佛像的行情。2006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專場的成交額更是達到了3.43億元人民幣,成交率93%。今年該板塊交易必定更加活躍。在未來的走勢中,瓷雜市場將被進一步看好。畢竟,除了刻意的仿冒,這些被世界看好的文物少之又少。記者 邢一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