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號”探摸首次“淘寶” 4枚北宋銅錢出水
“南海一號”探摸首次“淘寶” 4枚北宋銅錢出水
“南海一號”探摸首次“淘寶” 4枚北宋銅錢出水
2007年1月30日上午,“南海一號”探摸人員從海底抽起的淤泥中“淘”出4枚宋代銅錢,以及一些宋代瓷器碎片,這是超過10天的探摸工作中首次發現文物。
船身清泥近半露出20余米
探摸現場的省考古研究所魏峻博士告訴記者,昨天探摸隊開始對“南海一號”古沉船的船頭位置進行抽淤泥的工作,上午10時左右,工作人員在過濾所抽出的海底淤泥的濾網中發現了4枚分屬北宋不同年代的銅錢以及少量瓷器碎片。魏峻透露說,由于所發現的瓷器碎片散落在沉船周圍,因此昨天“出水”的瓷片破碎程度較高。“但是這些瓷器碎片的種類與此前‘南海一號’上發現的瓷器種類基本相似,都是從福建、江西等地著名窯口出產的高品質瓷器?!笔】脊叛芯克鶑埶筛嬖V記者,“銅錢的發現主要用于對‘南海一號’進行斷代,由于之前發現了南宋時期的‘紹興通寶’,所以‘南海一號’應為南宋時期沉船,而不是某些媒體所誤報的北宋沉船?!?
據介紹,此次探摸的核心任務是將“南海一號”古沉船船舷周身的淤泥清理一圈,為接下來定制“沉井”提供精確數據。目前清淤泥的工作已進行近半,周長70米左右的沉船周身已經露出20余米的船體輪廓,預計整個探摸將于10天內結束。
“水晶宮”將鋪軌“迎娶”古沉船
昨天,記者跟隨省文化廳副廳長景李虎察看了位于陽江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工地。據施工單位負責人透露,博物館共由6大橢圓形“艙體”構成,春節前位于“水晶宮”東側的4號“艙體”將率先完成結構封頂,以便為接下來的“水晶宮”封頂提供結構支撐。
專家介紹說,博物館的主體結構“水晶宮”長64米,寬40米,是一個海水環境密閉式的玻璃墻展廳,內部盛滿3萬立方的海水。屆時將采用建鐵軌的方式將“南海一號”拖進水晶宮。這條鐵軌長800余米,將由海岸碼頭一直伸入“水晶宮”內,其中近百米的鐵軌將探入海底。預計今年5月底,全潛駁(類似潛水艇)將裝有“南海一號”的“沉井”整體拖運到碼頭后,將由一臺可以提供600噸拉力的卷揚機遷拉至“水晶宮”內,這臺卷揚機將會在施工環節埋于“水晶宮”地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