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剪紙走紅海外 自費編教材推廣藝術
六旬老人剪紙走紅海外 自費編教材推廣藝術
六旬老人剪紙走紅海外 自費編教材推廣藝術
民間藝人自費編書推廣剪紙
長沙市火星鎮的劉章喜老人今年63歲,他從2002年開始迷上剪紙創作,在沒有進行任何培訓的情況,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剪紙的技巧。在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后,劉老開始思考怎樣把簡紙技藝發揚光大。
“剪紙藝術并不是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剪剪刻刻這么簡單,它還需要用理論來指導。”劉老表示,要想剪紙技藝代代相傳,就必須有“三個專業”:開設專業剪紙課程、編印專業剪紙教材、培訓專業剪紙教師。
日前,記者來到劉老家采訪。劉老表示,他正在忙著完成“三個專業”中的一項——編寫《剪紙藝術簡明教程》,如果順利的話,將在今年3月底面市。
撕出新年兩大目標
毛茸茸的大熊貓憨態可掬地抱著一枝竹子,撕出的粗線條讓它多了幾分軟綿綿的閑適和笨拙;瘋瘋癲癲的濟公汲著大木屐,搖搖晃晃地抱著酒壺一番痛飲……看慣了精雕細琢的剪紙,還帶著絲絲絨毛須子的撕紙就別有一番韻致了。當劉老把隨手撕出來的作品呈現出來時,著實讓每個人都嘆為觀止。
“我屬猴,所以撕了這只猴子,猴子手上捧的兩個桃子是有寓意的。”劉老指舒心地笑了笑,“桃子代表我今年的目標,我還要出兩本書。”
劉老告訴記者,撕紙也是屬于剪紙的一個門類,用指甲代替剪刀、刻刀等工具,所以剪紙并不是非要剪刀不可。“我是從去年8月份開始嘗試撕紙的,當時是為了配《剪紙藝術簡明教程》中的一個圖,撕的是一個小孩點炮竹,挺有意思的。”
自己摸索出剪紙技術
撕紙對于劉老而言,還只是游戲之作,他真正擅長的是剪紙。墻壁、門、速寫本上隨處可見他的大作:金黃的龍鳳呈祥、大紅的福祿壽喜、虛實相融的蘭梅竹菊……“你要去我寧鄉的家就更多了,作品全放在那。”
劉老從2002年開始剪紙創作,之前從未接觸過剪紙,更沒有學過與剪紙有關的美術理論知識或專業技巧。“我不知怎么就會剪了,很多素材都是看到生活中、電視里的一些場景就畫下來,然后剪出來。”劉老坦言,雖然接觸剪紙的時間很短,但他已深深愛上了這門手藝,他的作品多次被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大師們收藏。
編寫剪紙專業教程
原本認為剪紙是很容易的事情,像他這樣什么都沒學過的也可以剪得得心應手,但之后屢屢接觸到一些剪紙術語、剪紙門類,劉老深感剪紙瑰寶要傳承光有一把剪刀是不行的,還必須要用理論做指導。于是,劉老開始籌劃編寫一本專門的剪紙教材——《剪紙藝術簡明教程》。“現在的剪紙教材很少,有也太簡單了,沒有理論做基礎。我的這本書都是我閱讀、比較其他剪紙書時記下的讀書筆記和心得。”
去年10月,劉老去杭州參加首屆國際剪紙藝術節,有心的他還特意做了一幅2米多高的廣告牌帶到了會場,將寫了第七稿的《剪紙藝術簡明教程》作成書訊刊在廣告牌上。“那些天找我的人特別多,我除了開會,其他時間就呆在酒店房間里不敢出來,怕人家找不到我。那時候我更加體會到大家對專門的剪紙教材的渴望。”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