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一個叫黃蕭的女孩
我知道一個叫黃蕭的女孩
我知道一個叫黃蕭的女孩
我的學生當中,第一個出個人畫集的是黃蕭。她要我幫她寫些什么,盡管我行文笨拙,還是欣然應允下來,這可能也算是一種不可推卻的責任吧!
最初與黃蕭認識,還是在她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當時我還沒教她),她要我就她課余時間的創作給她一些意見。當時對這個一臉稚氣、充滿陽光的女孩,沒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只覺得畫這么大的畫不容易。直到二年級,她進了我們工作室,我們才算有了接觸。她還是三番五次地求我去看她的畫,直到有一天,我實在拗不過她,隨她去了她的住處,剛踏進這十來平方的小屋,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墻上,床上,地上,鋪天蓋地的作品一起涌到了我的面前,簡直就沒有一點可以立足的地方。
到了二年級的第一次下鄉開始,我才算是真正意義上讀懂了黃蕭。
一個天生與風景畫結緣的女孩。一個天資甚高,恒性極強的女孩。一個刻苦好學的女孩。一個永不知苦、永不知累的女孩。一個甚至有些邋遢且不知道如何打扮自己的女孩。
藝術家要在自我和自然的契合上探索藝術表現的天地。只有在表現自我感情時與自然精神冥合,才能表現出活力和靈氣,表現出對人的理解與溝通,藝術家的情感才能化作自然的靈魂,從而獲得藝術的生命。或許黃蕭就是這么想的。
她是齊魯大地的女兒,對北方的高原、雪山,天蒼蒼、野茫茫的原始大地上,那種撲面而來的豪邁、粗獷、質樸的野氣,有著一份本能的眷戀。這些也構成她創作的永恒主題。她天生就是一位作畫的高手,她總能把畫面提制到最佳程度。她那外輪廓富有節奏變化的線條,強調平面色塊的表現力,使得每一個局部都是那樣生動美妙,充滿生命活力,而這些局部又匯聚為一個更加完美的整體,這正是她逐漸形成自己藝術風格的關鍵。這種繪畫素質是悟性和心靈的默契配合,是不可言狀的自身感受和體驗。在她筆下,有著一種詩歌所吟的高雅境界。她的畫本身就是一首詩,一首樂曲。
“畢業以后,你有何打算?”在展覽會的角落里,我悄悄地問她。“當職業畫家。”她不假思索地答到沒。是啊!她本身是個好畫家的苗啊!“再多學點東西吧!多看些書。”我還是像往常一樣,不緊不慢地和她交談著。“是啊!我想多看些中國繪畫歷史方面的書。”她骨子里還是個有東方文化精神的人。文 / 陳宜明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