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云尋道 師古不泥——龐貴良其人及書畫藝術
撥云尋道 師古不泥——龐貴良其人及書畫藝術
撥云尋道 師古不泥——龐貴良其人及書畫藝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每個人都曾有過美妙的夢幻。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人生那美妙的幻想艱辛并快樂的追求著。
龐貴良在其就職的公司中是個優秀的員工,曾多年擔任重要核心部門的技術主管,并獲得省、市級的榮譽獎章。更為可貴的是,龐貴良利用業余時間里刻苦學習中國繪畫、書法和古典文學,創作出許多美妙的、令人贊嘆的優秀藝術作品。
我與龐貴良同道,相識有年,其人雖無魁武的身材,但卻有不拔之志。他從幼小時即失去母愛,在坎坷的生活中鍛練了堅強的意志。憑著他的藝術天賦和對大自然的熱愛,在工作之余沉浸徜徉在大自然所賦予人類的山川萬物的妙境之中,寒暑不輟,自得其樂。
中國古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曾說:“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正是這個‘癡’字使得貴良在從業問藝的過程中,以堅韌不拔之意志,克服了常人所難以想向的困難,有時一件作品需要千筆萬筆,半月乃至月余才能完成,其艱辛不得而知。也正是這個‘癡’字,使得貴良在從藝過程中撥云尋道,在繼承中國書畫傳統時能師古而不泥古,創作出具有鮮明時代感的美好作品。
大凡善畫者,少有能書法者,雖古來有“書畫同源”之說,但能通匯者稀,貴良于繪事之中能諳書法之道,悟得作畫不通書法,則其畫無骨;作書不通畫理,則其書無韻;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妙諦,于此技藝大進。
貴良并非書畫專科畢業,但他是個自由藝術家,良好的人格、善良的秉性與勤奮積淀了他追求中國書畫藝術的成功之路。觀龐貴良的書畫藝術作品,給人以非常美妙的感受,借物詠義,一花一木,一草一物,無不體現出造物主的神奇,更顯出畫家的強烈責任感,呼喚人們關愛自然,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過程。貴良是個追求快樂的人,并且正在繼續把這種快樂帶給更多的人分享。
吉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吉林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吉林市文聯畫院院長
葉天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