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工人的追求與成就》
《一位普通工人的追求與成就》
《一位普通工人的追求與成就》
時間:2007-03-05 09:45:00 來源:
名家
>《一位普通工人的追求與成就》
永吉電視臺記者 郭純學
2005年8月4日,中國網通吉林市通信公司永吉分公司員工,書畫家龐貴良圓滿地結束了在日本國宮城縣古川市舉辦的,為期一周的“龐貴良書畫藝術展”載譽歸來。在日本期間,古川市日中友好協(xié)會為其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宮城縣議會議長、宮城縣日中友好協(xié)會會長等出席了歡迎會。古川市市長也接見了龐貴良。在展出期間,古川市東川中學學生代表就中國畫藝術創(chuàng)作等問題與龐貴良進行了友好、廣泛的交流。日本東北地區(qū)大報《河北新聞》、《大崎時報》等媒體對畫展先后八次進行了跟蹤報道,古川市國際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展示廳也為龐貴良辟出了專門的展示區(qū)。還有的日本觀眾在其回國后發(fā)來傳真和電子郵件表示敬意。古川市長為表彰龐貴良為日中友好和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特為其發(fā)來了感謝狀。
一名普通的中國工人緣何將畫展辦到了日本,而且受到如此的歡迎呢?記者了解到,所有看過他作品的人,無不為他創(chuàng)作的精美畫面而嘆服,所以他的作品在日本受到歡迎也在意料之中了。
龐貴良1957年出生在河北省遷安縣農村,幼小即失去母愛,且家境貧寒,但他從小就酷愛中國書畫藝術,并夢想著能進美院學習。可那種困難的年代,連最低的生活條件都很難滿足,別說進美院了。但是,坎坷的生活經歷,卻鍛練了他堅強的意志。多年來不論生活多么艱難,從未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他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之余,刻苦學習中國畫、書法和古典文學,先后結業(yè)于沈陽業(yè)余文藝學院花鳥畫專業(yè)、中國書協(xié)書法培訓中心高級班及研修班。
龐貴良不但酷愛文學藝術,在其工作的公司也是優(yōu)秀的員工,他在工作中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多年擔任核心部門的技術主管。多次受到省、市公司表彰,2002年被吉林省通信公司授予省電信系統(tǒng)勞動模范的榮譽稱號,2003年被吉林市政府授予市勞動模范稱號。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吉林市文明市民。
龐貴良愛好廣泛,詩書印、山水、人物、花鳥均有涉獵,并以工筆花鳥見長。寫出的古風長詩《千里長白頌》已被吉林市長白山文化研究會列為首期會刊的重量級作品,長篇楹聯(lián)《題老祖書屋》、《查干湖》等也有很大影響。他謙虛好學,不拘一格,能者為師,并充分從攝影、油畫等姊妹藝術中吸取營養(yǎng)。觀其精心創(chuàng)作的工筆花鳥作品,既有傳統(tǒng)的遺韻和詩的意境,又有很強的時代感。憑著他的藝術感悟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沉浸徜徉在大自然所賦予人類的造化妙境之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創(chuàng)作出許多令人贊嘆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給觀者以賞心悅目的美妙感覺。
功夫不負苦心人,他現(xiàn)在已成為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中國楹聯(lián)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協(xié)齊魯美術網高級會員,中國敦煌藝術研究會會員、吉林市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吉林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吉林市畫院院士、吉林市北山畫院理事、吉林市長白山文化研究會會員。永吉縣文聯(lián)委員。中國藝術文化網、齊魯美術網為其制作了主頁,事跡及作品入編文化部出版的《祥和中國》大型叢書等。
幾年前,在日本的朋友將龐貴良的作品介紹到日本,引起很大的反響。此次是應日本國宮城縣日中友好協(xié)會、古川市日中友好協(xié)會、古川市政府、古川市教育委員會、古川市文化協(xié)會、古川市北斗會等團體在2003年和2004年兩次的邀請前去舉辦書畫藝術展,共展出了書法、篆刻、山水、花鳥、動物和人物畫等多種藝術作品60余幅,這些作品是龐貴良利用近二年的業(yè)余時間精心創(chuàng)作的,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書畫的藝術魅力。精美的書畫作品令到場參觀的日本觀眾贊嘆不已,都不相信一個工人畫家能創(chuàng)作出這么多種類的精美藝術品,很多觀眾爭相與龐貴良在作品前合影留念。一位教授伸出雙手的姆指夸到:“龐的,中國的藝術,非常了不起!”一位西洋畫專業(yè)畢業(yè)的美術女教師參觀后久久不愿離去,她通過翻譯對龐貴良說:自己原來非常崇拜西洋畫,對中國畫很不了解,看了您的作品后才真正感受到中國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和與西洋畫不同韻味的美感。
龐貴良出國前后,本地的報紙《江城日報》、《江城晚報》、吉林省報《吉林日報》,《都市月刊》雜志、《北國江城藝苑》藝術網、永吉電視臺、吉林市廣播電臺、吉林省電視臺、中國美協(xié)齊魯美術網等媒體都進行了專門報道。永吉縣委宣傳部、縣文聯(lián)為其召開了歸國歡迎會。中國網通縣、市公司領導也對龐貴良此次日本之行給與了極大的關注,并給與了獎勵。
龐貴良說,此次赴日本之前,自己的作品能否受歡迎心中也沒底。出國之后才知道:不管你是否有無意識,但只要你跨出國門,你的一切行為都是代表國家的。能夠受到歡迎和好評,當那么多的外國觀眾向你致敬時,不禁深深的為滋養(yǎng)和哺育了自己的偉大的中華民族文化而自豪。為做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為展示和傳播祖國的文化藝術盡到自己的微薄之力,也是自己最大的欣慰和光榮。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