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下周攜巴黎名藏內地熱身
蘇富比下周攜巴黎名藏內地熱身
蘇富比下周攜巴黎名藏內地熱身
3月6日至7日,香港蘇富比將攜本年度春拍的部分精品亮相北京國際俱樂部飯店,9日至10日轉戰上海四季酒店。在即將亮相的諸多佳品中,25件來自法國巴黎的珍瓷十分奪人眼目。
據悉,香港蘇富比本次春拍將于4月7日至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其中,“花賞瑤華——巴黎名藏中國藝術品專拍”將呈獻的25件瓷器及工藝品,都是藏家從1970年至1996年間經歷數十寒暑所集大成。據介紹,該藏家縱橫于法國的大小拍賣會,憑著獨到的慧眼和過人的審美能力,敏銳地抓住了每次難得的機遇,發掘出不少被人忽視的瑰寶。此番這些珍瓷趕赴拍臺,想必會有驚人的表現。
明代精品量少質精
這批珍藏絕大部分是出于御窯和造辦處的御制賞玩。除數件來自明代外,主要以清代瓷器為骨干。清盛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器物的精美絕倫是毋庸置疑的。而精選的數件嘉慶、道光的瓷器逸品,亦屬難得。據有關專家介紹,此類器物在當時的法國收藏界算不上炙手可熱和最時尚的收藏選擇。主流品位或許鐘情于鑲嵌了鍍金銅飾的孔雀藍釉、胭脂紅和素胎瓷,甚至是早期的唐宋陶瓷。這類“失落”的器物在19世紀被帶回法國后,在隨后數年相繼在巴黎的拍賣中售出。往后的日子多被視作裝飾品或賞玩,買主和他們的后人對器物的特質和所持意義并不太關注。
此專拍中有幾件令人注目的明代精品,包括一件古青銅器型的15世紀青花出戟花觚。此觚實際來自成化初年,畫風活潑。畫師處理“八寶番蓮”這類較工整拘謹的題材,不落俗套,下筆躍動瀟灑。而萬歷年間的五彩蒜頭瓶,施通景荷塘花鳥圖案。瓶身的鴛鴦、白鷺配合頸項的壽石、花卉,熱鬧有致。15世紀的銅胎掐絲琺瑯花棱蓋盒是另一件御制工藝的佳作。圓渾重厚的器型巧施花棱口沿,上下取角微彎,配以斑斕琺瑯彩料繪制的蓮紋,頓變雅俏輕盈。
清朝御瓷主導拍賣
清朝御瓷主導了此專拍的瓷器部分。其中佼佼者是一件乾隆斗彩加粉彩梅瓶。瓶上繪八組枝葉茂密、果實豐碩的瑞果,展現了色譜富麗多變的粉彩特性。纖幼蜿蜒的青花勾線跟肩首和瓶腳的闊青花紋飾形成強烈對比。瑞果中的蟠桃、石榴和佛手又稱“三多”,取其“多壽、多子、多福”之吉祥寓意。此題材也用于另一件乾隆初期的粉彩天球瓶上。此瓶三棵果樹的主干向左中右上各方伸延,繁茂枝葉環抱瓶身,構圖自然生動,布局疏密有序,和梅瓶以上下如意葉闊紋強調中身通景瑞果紋飾的手法,大異其趣。
另有兩件造型、釉色和修飾手法各異的花觚付拍,和成化青花出戟觚同樣衍生自古青銅器型,但形制已變得纖幼高挑兒。其中一件為雍正御瓷,呈六方形。模印多種深受歐洲巴洛克風格熏陶的浮雕紋飾,地色配以鮮艷醒目的檸檬黃釉。另一件嚴格來說雖不是皇帝下旨燒造的御賞瓷器,但是在雍正年間出任江西景德鎮御窯廠督陶官的唐英監督和指導下而作,毫無疑問是景德鎮的御窯所造。觚腹開光處題“乾隆六年”,唐英以“養心殿總監”之位督造以“獻東壩天仙圣母案前永遠供奉”。此觚原屬祭祀臺上的“五供”之一,與它配對的花觚和一對燭臺仍然存世。
除了精致的御制瓷器外,專拍中的一個鎏金銅嵌珍珠“太平有象”鐘也是令乾隆帝著迷的賞玩品。據了解,為滿足乾隆對西洋鐘表殷切的需求,造辦處時常將從歐洲輸入現成的鐘表或機芯嵌置于作坊所設計制作的鐘架。此鐘造型以寶象立于須彌座上,背置寶瓶,其中嵌有英國產制的懷表。象皮全以產于東北的淡水珍珠鋪滿。上萬顆珍珠微粒穿孔并以絲線織連,所耗的精力和時間實在難以想像。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