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棱黑陶經歷“斷代”之痛
綏棱黑陶經歷“斷代”之痛
綏棱黑陶經歷“斷代”之痛
綏棱黑陶成了市場新寵。
剛剛送走省領導出國要帶的禮品,又開始制作省政府裝飾用精品花瓶,同時動手設計參加今年4月第101屆廣交會的展品。目前,綏棱伊君黑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雖然每天都在緊張生產,但產品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因為技術工人少,生產能力不足,已導致大量訂單不敢接、不能接,令人惋惜。
有百年歷史,曾一度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綏棱黑陶是在消失十幾年后,于去年5月恢復生產的。產品在一個月后的第17屆哈洽會上一亮相,即大放異彩,其產品神秘、凝重、古樸的特色和“黑如漆、明如鏡、硬如瓷、聲如罄”的品質,讓中外客商愛不釋手。美國一客商當場與綏棱伊君黑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達成購銷2000萬元產品的意向性協議,但遺憾的是,雙方最終未能合作,原因只有一個:以廠家現有的生產能力,根本無法在客戶要求的時限內完成產品的制作,訂單就這樣付諸東流了。
據綏棱伊君黑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尹伊君介紹,黑陶加工制作屬慢功細活,一件產品,要經過純手工拉坯、修形、繪畫、雕刻、壓磨、燒制等十幾道繁復的工序,少則耗時半月,多則一個月才能完成,7%~8%的產品還將中途夭折。尤其是三層透雕的產品,十件有九件要中途報廢。企業目前有技術工人不到20人,都是原來綏棱老陶器廠解體后賦閑在家多年或南飛又回歸的老藝人,這樣的生產能力僅能滿足團購禮品、紀念品及收藏品、旅游商品等高端市場的需求,普通消費市場的需求根本無力顧及,若有大訂單,就只能望“單”興嘆。
尹伊君說,吸收新鮮血液,提高生產能力是企業當務之急。老藝人固然技術過硬,經驗豐富,但畢竟年事已高、手腳變慢了。目前要滿足生產需要,技術工人至少要增加一倍以上。去年企業也曾招過60多名學徒工,但最終沒一個留下,學徒的年輕人走人,不是因為坐不住凳子、耐不住寂寞,就是因為好高騖遠,不屑與泥水、刻刀打交道,抑或是缺少悟性。其實公司給的待遇相當地好:不算紅包、獎金,月基本工資900~1500元,上下班車接車送,午餐免費。近日,公司開始招收第二批學徒工,但由學徒工到熟練工怎么也要三五年時間,而熟不熟練,生產的進度要相差五六倍,且修形、繪畫、雕刻等手法傳遞出的美感也大不相同。
文化遺產傳承的“斷代”之痛讓尹伊君體味頗深,但幾十年如一日癡情于黑陶藝術的他痛并快樂著,建廠房、忙設計、對外洽談業務,他每天忙得不亦樂乎。綏棱縣委、縣政府去年年初以來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拯救這一文化遺產,其中包括召喚已經在外多年的他回鄉重操舊業及幫助建廠等等。他相信,有省市有關部門和綏棱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及大力扶持,綏棱黑陶這一民族文化的瑰寶一定能在他們的手中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