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老百姓離藝術品距離有多遠?
普通老百姓離藝術品距離有多遠?
普通老百姓離藝術品距離有多遠?
想用高雅的藝術品裝點家居,無奈價格之高令人望而卻步——
兩個月前,新一百開業,市民孟先生驚喜地發現,該商場在一樓專門辟出了一塊區域用來銷售油畫,使藝術品通過大商場走到了普通百姓身邊。
春節前,孟先生家的新房裝修竣工,他和夫人來到新一百,想購買兩幅油畫裝飾新家。但在一樓轉來轉去,卻找不到那片油畫銷售專區了。經打聽才知道,原來開業一個多月以來,油畫銷售少人問津,而商場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沒有市場的商品當然很難長久立足,只好給別的商品騰地方了。
那么,藝術品到底能不能和百姓親密接觸?它和百姓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家裝水平提高催生油畫裝飾熱
如今,社會上流行著一種中產者親居裝修的調侃說法:“實木地板一堂、羊毛地毯一張、逼真贗品油畫兩幅、進口燈具三只……”看樣子,不管是不是調侃,也不管它是不是贗品,油畫都已經開始作為家庭裝飾的一部分登上了家裝的舞臺,甚至成為了一個生活水平的評判標準。
的確如此,如今有知識、有品位、有藝術氣質的普通百姓越來越多,在裝修過程中想把藝術引入家居裝飾的人也越來越多。隨著家裝之風逐漸向重裝飾、輕裝修的方向發展,藝術品無疑是居室裝飾非常好的伴侶。而在眾多藝術門類里,又以繪畫作品與家居裝飾之間的關系最密切,其中油畫作品就經常被喜愛藝術的居室主人請進家中。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油畫從工藝上分為兩種:電腦油畫和繪制油畫。電腦油畫用手摸上去無凹凸的油畫顏料質感,更準確地說只是一種印刷品,只具備油畫的“形”,不具備油畫的“質”,這種畫在很多裝飾市場都能買到,但沒有任何藝術價值。而具備凹凸質感、形神兼備的繪制油畫才是家居市場的主流,其不僅具備較強的觀賞性,也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當然,對于絕大多數普通家庭而言還談不上收藏油畫,只是為了裝點家居、豐富生活而已。
畫廊:油畫價高難以走近百姓
既然普通百姓對油畫等藝術品有較高的市場需求,那油畫為什么還難以在普通百姓集中的商場站住腳跟呢?業內人士一語道破天機:價格太高,普通百姓承受不起!
據博古齋畫廊負責人劉權介紹,畫廊作為書畫等藝術品銷售的主渠道,自2000年以來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據不完全統計,哈爾濱市現有百余家畫廊,有些畫廊甚至開進了小區里。畫廊銷售畫作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從畫家手中收購畫作后加價再售,另一種是代售畫家作品。由于資金所限,哈爾濱市的畫廊大多以代賣畫家作品為主。
據了解,現在很多稍有一點名氣的畫家都有很強的攀比心理,爭相給自己的畫作定高價。而在畫家給自己的作品定價的基礎上,畫廊少則要加價30%—50%,多則要翻上幾番,這就使得本已不低的油畫價格離百姓越來越遠。許多原創類的油畫價格低則幾千元,高則上萬元、甚至十幾萬元。據悉,哈爾濱市有相當一部分畫廊過的都是“幾個月不開張、開張一次能吃幾個月”的日子。
據介紹,在畫廊中價格走兩端的畫作是賣得最好的,即名家的昂貴畫作和目前名氣還較低、要價也較低、但質量較高、有較大增值空間的作品。那些價格和品質都高不成、低不就的作品是最沒有市場的。試想一下,對于大部分只想以畫作裝點新居的普通市民而言,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的畫作未免難以高攀,而要挑選尚未“出頭”的新人的作品,則需要消費者有一定的藝術鑒賞力。
畫家觀點:藝術品收藏不屬于大眾
一方面是百姓對藝術品有巨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藝術品卻因價高而曲高和寡。那么,兩者能不能統一呢?黑龍江省著名版畫家陳龍認為,不管是為了家居裝點、還是其他目的,藝術品的收藏就不屬于大眾。
畫作的價格取決于畫的價值,而畫的價值由畫家的名氣、畫家融入畫中的個人思想、其對美術史的貢獻等諸多因素構成。畫家把自己感知的最美好的東西用畫傳達出來,一幅好的畫作,其對人的感染力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藝術家更不會將其低價出售。
據介紹,畫家大部分是根據自己的勞動量來確定畫作的價格的。以版畫為例,一幅面積在1平方米左右的版面,畫家需要用近8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其間所付出的辛苦和智慧可想而知。早在兩年前,一幅40厘米見方的版面的價格就要幾千元,而得過獎的畫作一般都要賣到10萬元以上。所以,沒有財力的普通百姓,是無法走進真正的藝術品收藏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