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藝品通過網絡推廣 受歐美熱捧
中國工藝品通過網絡推廣 受歐美熱捧
中國工藝品通過網絡推廣 受歐美熱捧
廣東東莞市清溪鎮最后一個五代傳承的客家麒麟制作世家,在歷經百余年靠口耳相傳開拓銷路的傳統銷售方式后,如今辦起網站,通過互聯網推廣麒麟工藝產品,立刻受到歐美的中國迷“老外”熱捧。
更有“老外”從網上見了圖片后心癢難耐,不遠萬里親赴清溪來淘寶。
日前來到黃素明家中時,他正忙著對兩只五彩斑斕的紙制小麒麟進行裝箱包裝。他說,這兩只小麒麟已被澳大利亞一“老外”從網上訂購,明天就發貨。采訪中,黃素明表示,扎麒麟的手藝是從他太祖父那一輩傳下來的,他是第四代傳人,目前兒子也正跟著他學手藝。
據黃素明介紹,清末年間,清溪的紙扎工藝相當興旺,加之當地是客家人聚居地,舞麒麟的風俗源遠流長,因此出現了很多扎麒麟的作坊。他的太祖父當時從惠州學藝歸來,也開了一間麒麟作坊。黃素明說,家族制作的第一代麒麟并不成功,“因為當時扎麒麟的精髓技藝是秘不外傳的,很多師傅在授徒時都留了一手,我太祖父終其一生也沒有掌握到扎麒麟的最高技藝,最后郁郁而終。”
黃素明說,他家的麒麟工藝真正開始崛起并最終稱霸清溪是在其爺爺一代。“我爺爺是個怪才,愛獨辟蹊徑,經過大半輩子的鉆研,他自創出一項叫‘華美之蝶’的獨門工藝,轟動業界一舉成名。”黃素明解釋,原本麒麟額上只繪有一只素蝶,他的爺爺結合當時各類流行的紙麒麟樣本,改良了其臉譜輪廓、色彩和雙目角度,在麒麟左額上添加了一只華美的穿花蝴蝶,制成一款新品種的紙麒麟。
黃素明還說一段趣聞,當時一只普通麒麟的價格是兩擔谷,但如果要添加“華美之蝶”則要漲價到收四擔谷,盡管價格昂貴,但登門訂購的人還是趨之若鶩。“我們家的麒麟就是從那時起名揚清溪,直至今天。”
采訪中,了解到,經過百余年的時間,清溪風盛一時的麒麟作坊漸漸沉寂,只有黃素明家族的作坊延續了下來。如今,他們已經是清溪最后一家制作客家麒麟的世家,其產品風行東莞。據悉,目前清溪、鳳崗、樟木頭等地的麒麟隊使用的道具,全部是來自黃素明家。
黃素明的兒子黃志成說,他們家一直靠口耳相傳的方式來開拓銷路,說到從互聯網上賣產品,還是今年的事情。
據黃志成表示,今年開通網上交易渠道后,短短一個月內銷售額就增加了一成,而且還在上升。據悉,海外的訂單大多來自歐美國家的華人社區,也有不少癡迷中國傳統工藝文化的“老外”發來訂單。黃志成也說一件趣事:不久前有個英國小伙子從他們網站迷上了栩栩如生的麒麟,居然不遠萬里飛來中國,帶著翻譯在清溪坐摩托車兜了半天,終于找上門來親自“淘寶”,他們一家盛情款待這名老外,最后英國小伙子選了兩只小麒麟滿意而歸。
“我們還會繼續拓展海外的市場,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工藝的魅力!”黃素明父子異口同聲地對說。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