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齊迎春 年味滲入西洋畫
藝術創作齊迎春 年味滲入西洋畫
藝術創作齊迎春 年味滲入西洋畫
時間:2007-02-25 09:15:00 來源:新民晚報
收藏
>藝術創作齊迎春 年味滲入西洋畫
鳥啼花開新春到,金豬揚蹄樂陶陶。
大耳扇來和諧風,肥嘴拱出千家笑。
對于所有華人來說,今晚,是一家人最看重的時刻。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大年夜的情結,滲透到生活里的每一個細節,而身邊的每件事物也仿佛在表達著對于新春的喜悅。這種氛圍,我們稱之為“年味”,走到哪里都是這股年味,這一時刻,所有的藝術創作也是如此。
迎春最早的是誰?當屬料峭枝頭的臘梅。“雪里紅梅”——這是最傳統的迎春圖,它的喜氣誰與爭鋒?而剪紙、印章、書法也當仁不讓,豬寶寶是今年的寵兒,這不,有玲瓏剔透的“梅花豬”一家子,叫人忍俊不禁;一個簡單的小豬頭印章,線條既充滿了民族感,瞧著也充滿了卡通的可愛味;而書法用委婉的詩詞“描繪”出百家迎春的場面……
這些傳統的民族創作在春節盡情揮灑著獨特的藝術性,這份濃濃的喜氣,就連西洋畫也被感染到了!向來給人很大想象空間的抽象畫,這一回的色彩絢爛至極,那彎彎的紅看似一串串辣椒;滿滿的“七巧板”表達“心中的燦爛”……大紅大綠還不夠,赤橙黃綠青藍紫全都到齊了,這些沾染了濃濃年味的抽象畫,在所有為春節增加氣氛的藝術創作里脫穎而出。中國年的喜悅,蕩漾在每一處的藝術創作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