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敦煌正月要舉行盛大的“印沙佛會”
古代敦煌正月要舉行盛大的“印沙佛會”
古代敦煌正月要舉行盛大的“印沙佛會”
作為佛教昌盛之地,古代敦煌許多節日民俗都與宗教活動有關,正月舉行的“印沙佛會”就是之一。
通過研究,專家們發現,敦煌“印沙佛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種是印沙,把佛印或塔形模子往沙上一捺,即可完成;一種是脫佛和脫塔,把泥團打入佛像、塔形的模子中,脫出一個個小泥佛、小泥塔。
敦煌民俗專家、敦煌研究院研究員譚蟬雪說,敦煌“印沙佛會”在每年正月的六個齋戒日舉行,地點在郊外空曠之處,附近應有沙灘、河流和寺廟,參與者以社為單位進行,佛會的程序是,一般先設置壇場,供奉香花、佛食,然后祭拜、散食,接著在鈴聲和梵音中,開始持佛印印沙或作泥團脫佛、脫塔。白天活動在戶外,晚上轉移至寺廟內進行。
譚蟬雪說,敦煌“印沙佛會”是一項參與人數很多的宗教民俗活動,從文書記載看,8世紀下半期就已盛行,直至宋代初期每年還在舉行。在敦煌研究院,至今保存有一批當時印沙、脫佛、脫塔的實物資料。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