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古文化街體驗沽上年俗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古文化街體驗沽上年俗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古文化街體驗沽上年俗
時間:2007-02-23 16:48:00 來源:今晚報
收藏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古文化街體驗沽上年俗
(昨天,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及天津市眾多文化名人來到古文化街,與市民一起體驗沽上年俗。 曹銘攝)
昨天上午,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來到天津古文化街天后宮,與廣大市民共度農歷丁亥年正月初五。
當馮驥才來到戲樓廣場時,立刻被民間藝人的絕活表演所吸引。興之所至,馮先生還坐到一輛裝飾簇新的人力車上,體驗乘坐“新洋車”的感覺。馮驥才告訴記者:“我今年已經是連續第五個年頭的農歷正月初五,來古文化街踩街了。天津春節年味兒濃。在這里,我強烈感受到天津人過大年的鮮活,更能感覺到天津人的精氣神!”
馮驥才多年來關注中國各地優秀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民俗學認為,三代成俗。”馮先生向記者進一步解釋說:“民俗不應該、也不可能只是某一年搞某一次或者幾次活動。只有當一件事情被爺爺、兒子和孫子共同做過之后,這件事情才有可能成為‘俗’,而流傳下去。”因此,對于現今各地普遍都在挖掘、整理、推出的眾多民俗活動,馮驥才表示歡迎,更希望他們都能堅持做下去。
談及“如何讓民俗也能與時俱進”時,馮驥才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幾年前,馮先生曾受邀與央視主持人敬一丹一起,來古文化街采訪天津民俗過大年。一個大拇指肚大小的福字剪紙吸引了他的注意。后來,剪紙攤主向馮先生介紹:“現在,許多年輕人來買這種微型福字。買回去貼在電腦邊上做裝飾。”“這么小的福字,以前是沒有的。現在電腦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生活中,這種既不失傳統民俗年味兒,又照顧了時代需求的民俗物品就可以被看作是民俗的創新。”馮驥才說。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