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切蛋糕先磨刀 阜新動漫產業欲全球“切蛋糕”
欲切蛋糕先磨刀 阜新動漫產業欲全球“切蛋糕”
欲切蛋糕先磨刀 阜新動漫產業欲全球“切蛋糕”
任誰聽了都覺新鮮的動漫產業,無疑是一塊令世界各國資本均為之垂涎的蛋糕。如今,面對這樣一塊新鮮美味的蛋糕,動漫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的阜新市,正與全球眾多業界強手分食。我們在阜新采訪,阜新市委的領導同志和我們暢談起動漫產業炫目的未來,總是躊躇滿志,滔滔不絕。“蛋糕”有多誘人?
阜新緣何傾情動漫產業,說來其實很簡單。動漫產業說新鮮,卻熟悉:背包上的史努比、有著小熊維尼圖案的靠墊、鑰匙鏈墜著的米老鼠等等“動漫產品”,已經成了孩子們和一些大人的摯愛,可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這些小玩意的背后卻是深不見底的無限商機———動漫愛好者、消費者正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增長著,在動漫衍生品領域,玩具、掛飾、T恤、杯子、抱枕、時鐘……品種繁多,更不消說動漫制作、動畫片及網絡游戲。2005年,我國動漫產業擁有700億元的大市場,僅上海、北京、廣州三地的13歲至30歲人群的動漫消費就達13億元。中國投資咨詢網《2005-2006年中國動漫產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介紹,2004年,全球數字動漫產業產值已達2228億美元,與動漫產業相關的周邊衍生產品產值則在5000億美元以上。美國網絡游戲業已超過好萊塢電影業,成為全美最大娛樂產業。日本游戲市場每年創造兩萬億日元市值規模,動漫產品出口遠遠高于鋼鐵出口。韓國動漫業產值占全球的30%,已成為韓國國民經濟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
阜新先行一步
其實,早在七八年前,睿智的阜新人就已經嗅到了這塊動漫蛋糕散發出的迷人香氣,并在中國動漫領域“先行一步”。
欲切動漫蛋糕,阜新人的第一個動作就是人才儲備。1998年,該市畫家李樹革創辦了大圣漫畫工作室,2000年與阜新高職專合作,創辦動漫專業面向全國招生。2003年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成教院動漫畫專業招生。2006年末,阜新與北京合作培訓的“萬名動漫機臺工”計劃已正式啟動。如今,動漫人才在阜新各院校本科段、專科段,甚至中職專、社會力量辦學機構都有培養,動漫人才已遍布全國各地———數百名從阜新畢業的動漫人才分別到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就業。他們已成為中國動漫界的精英,是阜新發展動漫產業難得的人才資源。阜新動漫產、學、研一體的模式,為中國動漫人才庫不斷輸送著新鮮血液。
阜新人切動漫蛋糕的第二個動作是“眾志成城”:市財政局、科技局為動漫產業提供專項資金;市文聯舉辦全國原創動漫大賽,宣傳阜新動漫;市工商局、市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熱情為辦理工商注冊的動漫企業服務;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為動漫產業人才培養提供服務;市科協、廣電局、信息產業局為動漫產業提供技術、政策支持;阜新市文聯以《新蕾》雜志為龍頭,打造出一條《新蕾》動漫產業鏈。據了解,現在,阜新市動漫社團已達20多家,動漫企業8家,研發能力、制作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大圣動漫游戲發展有限公司創作、制作了大型動畫廣告片《交通安全》、動畫片《白仙翁向世紀》、20集動畫片《明明白白看病》等優秀作品,其中有的在央視及地方電視臺播出并獲全國大獎……
據阜新市動漫產業辦公室副主任、市教育局副局長宋寧介紹,阜新市委、市政府歷來重視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市委書記姚志平主抓,把阜新動漫產業發展目標準確定位為初級人才培養基地和初級產品加工基地,為產業發展定了調子。為了促進動漫產業的發展,《阜新市進一步扶持動漫游戲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即將出臺。該市編寫的小學動漫畫教材初稿已經形成,待專家評審小組審議通過后即向全市中小學乃至全國中小學推廣,阜新動漫“從娃娃抓起”。
欲切蛋糕先磨刀
迪士尼說:“一切都從一只老鼠開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狼來了,很正常,但可愛的老鼠來了,就令人反思了。
在阜新市動漫領軍中國動漫界時,在那里的動漫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并已在國內動漫界占有重要一席時,我們卻應該客觀、冷靜地看到,阜新動漫產品在動漫市場的品牌還很少,標志性的、有全球影響力的東西還微乎其微。
更多的現狀是,動漫企業將大量精力用于動漫產品的來料加工,在為他人縫制嫁衣的同時,卻失去了創作知名原創品牌的時機。據調查顯示:米老鼠、加菲貓、史努比等大批國外動漫形象在孩子們的心中占據了主要位置。而國產的一些動漫形象不可愛、缺乏幽默夸張之感,故事老套,多從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中取材,這些困擾中國動漫界多年的老問題依舊沒有根本性改觀。在人們心中,怎樣才能讓“阜新制造”的品牌概念在中國乃至世界動漫界打響值得思考。
據了解,在國外,動漫創作首先考慮的就是能不能做出優秀的衍生產品。動漫產業運作的真正成功,在于其產業鏈的整體策劃、合理布局以及協同調配。有關人士曾尖銳指出,國內動漫產業是“一流的畫技、二流的故事、三流的經營”。動漫經營者的缺乏是動漫市場發展相對滯后的癥結之一。人才、創意是撬起動漫產業的支點。而一些院校的動漫專業大多在動漫技術方面著力較多,少有動漫創意人才、營銷人才。
中國的動漫產業還面臨著這樣的尷尬:制作一分鐘動漫成本約在1萬—3萬元,但電視臺的收購價卻是每分鐘10元—15元,中央電視臺收購價最高,也不過700元—800元/分鐘。資金投入成為動漫產業發展的瓶頸。1989年,美國人免費把98集動畫片《變形金剛》送給中國的電視臺播放,在“無償贈送”動畫片背后卻是變形金剛玩具銷售狂潮,美國人由此從中國人手里拿走了幾十億元利潤。對此,阜新市動漫畫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大圣動漫游戲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樹革說:“首先要解決對動漫產業的投入問題,這是動漫發展的重要一步;其次,加強對動漫音像制品、下游衍生新產品開發、營銷,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改變中國動漫產業熱火朝天企業卻贏利乏術的現狀。阜新動漫要吃到蛋糕,須在創造本土深入人心的動漫形象的基礎上,堅持走產業化道路,打造出一條‘藝術形象———生產供應———整合營銷’的產業生態鏈,與相對成熟的其他行業,如出版、廣告、食品、禮品、玩具制造等結合起來就會使動漫產業更加順利、平穩發展,我們就能‘操起刀,切蛋糕’”。
李樹革說,他期待那一天。而我們,和他一樣期待。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