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古玩商侃價
聽古玩商侃價
聽古玩商侃價
在古玩市場搞收藏淘寶,拿什么衡量成果呢?一般說只有一個字:“價”。購價與實際價值的落差永遠是收藏界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聽古玩商侃價是收藏實戰第一步,聽古玩商侃價是藏家與古玩商之間的智力較量。古玩商販的報價是行價還是離譜價一聽便知,商販是不懂還是真懂一觸即明,古玩報價與實價落差是斷代誤差,還是偏離行情,心中自然有譜。
前幾天我在本地收藏市場看見一圈人圍住一攤位七嘴八舌,買賣雙方為兩只青花罐侃價,那只大的繪有牡丹圖的青花罐顯然當年是個中藥罐,另一只上鼓腹斂口繪有老翁垂釣圖的青花小罐應是一只別致的水盂,都是晚清貨。賣家開價2000元,買家還1500元似乎都在理,但分開拆價都讓人大跌眼鏡,結果賣家捧出800元買下那只藥罐,卻留下那只已還了價800元的水盂,圍觀者嘰嘰喳喳為之惋惜,都認為買家不是買古玩而是買蘿卜了,揀大的拿。依我之見水盂價高藥罐數倍有余,文房古玩又豈能等同一般舊物?最終那只水盂又被商販抬高價格以1400元買了。
無獨有偶,還是這位商販將一只直徑10厘米多的寶相花唐鏡賣了1200后沾沾自喜,而將另一只直徑約12厘米的有工匠銘印的明仿漢博局鏡開價1600不松口。依我旁觀者看,那商販是個懂瓷的內行,對銅鏡行情卻是似懂非懂的門外漢,那唐鏡依其品相價值數千元,而那明仿漢鏡僅值數百元而已。
常游蕩在古玩市場,聽買賣雙方侃價對自己是一個學習的機會。認真在一邊聽價,不要插嘴,時間長了,越聽越有味兒,不知道我這種不要錢的學習機會,列位藏友要不要試試?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