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個時期出品的火花上,豬的蹤跡隨處可見,丁亥年將至,擇其一二與大家共賞。
早在民國時期,五華工業社榮記就出品了以“豬嘜”為商標的火柴,方寸盒面用紅色為底襯,刻畫了一只歡快肥碩、憨態可掬的金豬形象,意味著給人們送來福氣和財富。
新中國成立后,“豬”火花廣泛出現在以“農林牧副漁”為題材的套花中。如天津火柴廠的“豬”火花,用楊柳青年畫裝幀,以牧童坐在豬背上吹笛入圖,沁透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在反映農村發展的火花中,也有以養豬為主圖的單花。如北京火柴廠的“多養豬禽,自給有余”、郴州火柴廠的“發展畜牧業”火花等等。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的“豬”火花大多出現在生肖題材中。安陽火柴廠1983年出品的“豬年月歷”卡標火花,盒面為各種藝術化的豬造型,背面則是當年的月歷;長沙火柴廠的“豬”火花是瓦當形狀的豬圖案,配以灰色篆字殘簡,形貌古拙;遂昌火柴廠的“豬”火花是剪紙造型,清新亮麗;麗江火柴廠的“豬”火花,采用古老的象形文字“豕”作造型,折射出中華民族豐富深厚的創造力;貴陽火柴廠的“豬”火花,生肖豬身披艷麗的服裝,卷曲著又細又短的小尾巴向前奔跑,一掃蠢笨之態,機靈活潑,令人喜愛;福州火柴廠“地震前兆”火花中的“家豬跳欄”,反映了地震來臨之前豬特有的征兆。
用與豬有關的民間故事入畫,也是“豬”火花的一種表現形式。如南京火柴廠的“西游記”火花就塑造了性格憨直、貪圖享受的喜劇形象豬八戒;廣州火柴廠的“豬”火花講述的是“放豕待時”的動人傳說。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