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相莊嚴(yán) 和諧光大——2006年佛像市場整體走高分析
寶相莊嚴(yán) 和諧光大——2006年佛像市場整體走高分析
寶相莊嚴(yán) 和諧光大——2006年佛像市場整體走高分析
時間:2007-02-03 00:00:00 來源:
資訊
>寶相莊嚴(yán) 和諧光大——2006年佛像市場整體走高分析
三波力量推動佛像市場走高
北京翰海2006年秋拍剛剛拍完,佛像市場再一次得到認(rèn)證,人們還在驚嘆于佛像市場一路凱歌高唱之時,北京匡時已宣布將從2007年元旦開始將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沈陽、大連、太原、廈門、昆明等十幾個城市巡回展覽2007年度春拍將要推出的“明清宮廷佛像專場”部分精品;與此同時,與北京翰海合作推出了“永樂氣象佛像專場”的一西平措也在著手2007年春拍佛像專場的拍賣;沒能趕上2006年秋拍的北京嘉信佛像專場也將會在2007年春拍中亮相,到時佛像市場免不了會出現(xiàn)火爆局面。
佛像市場的崛起應(yīng)當(dāng)是2006年藝術(shù)品市場中的焦點,在預(yù)熱了多年之后,香港蘇富比2006年秋拍中的“佛華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銅佛收藏專拍”成為了佛像市場崛起中的第一波力量;接著,剛剛由天津文物公司轉(zhuǎn)入北京匡時的趙強趁熱打鐵與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古董商合作推出的“般若光輝——古代佛教文物專場”成為佛像市場崛起的第二波力量;而此后北京翰海推出的與尚仕雅集的一西平措合作推出的“永樂氣象佛像專場”更將佛像市場推入第三波高潮。
香港蘇富比2006年秋拍中的“佛華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銅佛收藏專拍”共推出了由猶太人斯比爾曼(Speelman)收藏的14件頂級明代永、宣年間的宮廷造像,成交13件,拍品總成交額卻高達3.4238億港元。這個頂級英國收藏家主要以收藏中國古董為主,有人曾統(tǒng)計過,其收藏的中國古董的價值超過百億,這個數(shù)字在未來市場上仍然會不斷膨脹。這批佛像有的被斯比爾曼先生收藏了近三十年以上,原本其并沒有想過要將此批佛像出手,但由于其年事已高,而又顧及財產(chǎn)分配問題,才不得已將此批佛像精品交于香港蘇富比拍賣。此前其一直想將這批佛像集體轉(zhuǎn)手,1996年的時候曾經(jīng)在香港辦過展覽,當(dāng)時的開價是1000萬港幣,2000年的時候,價格漲到了3000萬港幣,2005年底,斯比爾曼的要價已經(jīng)是1000萬英鎊!從此次的拍賣結(jié)果來看,總成交超過3.4238億港幣,則是原本預(yù)期的三倍還多。
這個專場一經(jīng)推出立即受到關(guān)注,使得5尊佛像刷新了世界范圍內(nèi)中國金銅佛像的成交紀(jì)錄。其中一尊高72.5cm的“大明永樂年施”銘款大型鎏金釋迦牟尼佛像,更是以1.166億港元由內(nèi)地廈門心和拍賣的老板蔡銘超購得,而成為了世界范圍內(nèi)最貴的中國佛像。此前,中國佛像成交最高紀(jì)錄的保持者是一尊明15世紀(jì)大威德明王鎏金銅佛像,在2004年由香港佳士得秋拍以1906.28萬元成交,然而其價格僅是“大明永樂年施”銘款大型鎏金釋迦牟尼佛像的五分之一。其實,此專場中的13件拍品僅有少數(shù)幾件拍品是由海外買家購得,大多數(shù)拍品皆是由內(nèi)地買家購得。
北京匡時“般若光輝——古代佛教文物專場”成就了內(nèi)地佛像市場,拍賣當(dāng)天,買家云集,拍賣現(xiàn)場拼搶不斷,高價位拍品層出。此專場上拍234件拍品,總成交額高達5898.75萬元,成交率為71%,如果只算佛造像的話,其成交率則高達90%以上,共有12件拍品的價位過百萬元,這在內(nèi)地古董拍賣中也算是一個破天荒的專場。其中Lot 1041“明永樂銅鎏金文殊菩薩像”估價260-280萬元, 由北京的邢繼柱先生以924萬元購得,是估價的3.5倍多!Lot 1184“明永樂銅鎏金金剛薩像”,估價200-220萬元,成交價418萬元,是估價的2倍多,這些都可以看出佛造像價位上漲不斷。
北京翰海“永樂氣象專場”包含了一西平措近年來佛像收藏中的精品,在拍賣之前此專場已做了十分充分的宣傳,其中上拍的9件永樂宣德佛像精品成交了7件拍品,但卻有6件拍品成交過百萬。Lot2283“明永樂銅鎏金釋迦牟尼像”估價220-280萬元,拍出511.5萬元;Lot2284“明永樂銅鎏金彌勒佛像”估價120-150萬元,拍出242萬元;Lot2288“明永樂銅鎏金金剛橛”180-240萬元,拍出198萬元;Lot2289“明永樂銅鎏金銜靈芝蓮葉瑞羊”估價90-120萬元,拍出101.2萬元;Lot2290“明永樂銅鎏金文殊菩薩像”估價350-400萬元,拍出385萬元;Lot2291“明宣德銅鎏金觀音菩薩像”估價80-120萬元,拍出313.5萬元。此專場中的大部分拍品都是由北京買家所購得,在一西平措看來,此專場總體看來還可以,但許多拍品并沒有達到其預(yù)期價位,許多拍品仍有較大的升值空間。
其實,對于佛像市場來說,2006年的佛像市場剛剛起步,許多拍品的價位還很低。目前排在佛像價位最前線的多是永樂、宣德佛像,但專業(yè)人士認(rèn)為,投資佛像不應(yīng)僅將目光盯在永樂、宣德佛造像上面,畢竟永樂、宣德佛造像的數(shù)量有限,佛像在其他年代也會有精品出現(xiàn),而在現(xiàn)實拍賣中的價位卻較低,此時正是投資此類拍品的最佳時期。
2006年內(nèi)地佛像市場的競爭主要在北京匡時、北京翰海和中國嘉德之間,長期以來在佛像拍賣中有不俗表現(xiàn)的天津文物和新成立的北京嘉信在去年的佛像市場中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在2007年中,相信這兩個拍賣公司都還會有精品佛像上拍。
在2006年內(nèi)地的佛像市場中,買家具有較強的地域特點,中國臺灣買家一般在內(nèi)地拍賣中較少購買拍品。買家主要是以北方買家為主,特別是北京、天津地方的買家;東北的買家多來自于沈陽;西北地區(qū)的買家多來自于山西,這些買家多是一些新興的投資者。在內(nèi)地拍賣公司的文物征集中很少從南方征集到文物,而文物的購買也多是北方的一些買家,不過,近兩年江浙也有一些買家十分看好佛像市場開始進入,但是數(shù)量并不是太多,這個市場有待于開發(fā)。
在拍品的體裁中,買家的品位相對比較統(tǒng)一,多喜歡藏傳佛像,由于在拍賣中漢傳佛像少見而得不到買家的重視,而且價位較低。買家比較喜歡釋迦牟尼佛、藥師佛、無量壽佛、觀音、文殊、財神等體裁,其造像的市場都較好,這與買家的愛好有關(guān)。而相對于護法等佛造像價位并不是太好。在拍賣公司出現(xiàn)的佛像中有60%都是清代的佛像,明代佛像相對較少。永樂佛像之外的明代佛像在拍賣中出現(xiàn)得更少,價位較低,將會成為未來拍賣中投資的熱點。
唐卡是佛教文物中的另一類體裁,在目前的拍賣中時常有見到,市場價位雖然上漲較快,但總體價位并不高,排除偽品的情況下,亦具有較高的投資空間。
凡注明 “卓克藝術(shù)網(wǎng)”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nèi)容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需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shù)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shù)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luò)知識產(chǎn)權(quán)。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