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發現元末明初古建筑構件
貴州發現元末明初古建筑構件
貴州發現元末明初古建筑構件
貴州省文物部門日前在安順圓通寺維修及修復工程中,發現瓦當、脊獸、脊飾等一批造型獨特、粗獷大氣的元末明初古建筑構件。這在貴州是首次發現,對于研究當時的寺廟建筑文化、藝術和歷史等具有極高實物價值。
據新華社貴陽2月3日電,據安順市文化局文物科負責人郭秉紅介紹,這批古建筑構件是在加固工程過程中發現的,其中有代表佛教文化符號的蓮花、葡萄形瓦當、滴水等,有代表風調雨順“四大天王”的脊飾構件,有造型古樸簡潔的虎、獅等脊獸。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婁清等文物專家現場考察后認為,這批古建筑構件在少數民族聚居的貴州十分罕見,對于研究元末明初佛教文化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傳播與融合具有極高價值。
據介紹,位于安順市區繁華地段的圓通寺歷史悠久,是黔中著名的古寺廟,始建于元代,明清年間均有修建,是貴州目前現存最早的兩處古建筑之一,其建造手法古老、技藝精湛,為貴州省級保護文物。
郭秉紅介紹,目前貴州文物部門投資300多萬元,根據歷史資料和文獻圖片,正在對該建筑的主體大殿、觀音閣等進行一期修繕,以恢復圓通寺周邊的歷史原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