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藝術家遠離希特勒”
“讓藝術家遠離希特勒”
“讓藝術家遠離希特勒”
時間:2007-01-31 00:00:00 來源:新京報
收藏
>“讓藝術家遠離希特勒”
 |
 |
諾曼·梅勒新作講述“惡魔使者”希特勒,德國猶太人中心委員會呼吁:
梅勒本人否認自己利用希特勒童年和家庭背景來解釋第三帝國和大屠殺,“認為希特勒變成暴君是因為他童年時殺死了幾只蜜蜂,這種說法太弱智了。”
本報綜合報道 沉寂了十年之久的美國作家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最近推出了以童年希特勒為主角的小說《森林中的城堡》(The Castlein the Forest)。小說中,希特勒被描繪為成長在亂倫家庭里的孩子、魔鬼的使者。但與前不久的喜劇影片《關于希特勒的真正最真實真相》所帶來的娛樂效應相反,書中恣意的想象招致了德國各界的譴責,德國猶太人委員會更是發出呼吁:讓藝術家遠離希特勒題材。
梅勒:亂倫家族造就病態暴君
《森林中的城堡》最近由蘭登書屋推出,主角是小名“埃迪”(Adi)的尿床青年希特勒,作者在書中追溯了阿道夫·希特勒家族自19世紀以來病態、亂倫的歷史。書是以一名前納粹情報官員的第一人稱寫作的。
梅勒表示自己很早就開始計劃這本書,因為事實性傳記中鮮有從希特勒自身來解釋其病態的,因此需要在文學層面接近歷史。“希特勒超越了人類理解,對我來說他出現的惟一答案就是惡魔的存在,”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人們有必要了解魔鬼派來的希特勒”。這本書里面提到了希特勒殘暴的父親,他不僅和自己的親女兒亂倫,還對家庭施以暴力,此外書中還包括了希特勒的祖父母、父母、姨媽、叔叔等親戚。書中認為希特勒的母親就是他同父異母的姐姐,家庭的暴力和亂倫導致了其狂暴的精神疾病。
譴責:藝術轉移了正常的理解
但書的出版卻遭到了德國各界的反對。譴責呼聲最大的德國猶太人中心委員會呼吁藝術家遠離希特勒題材。“藝術永遠無法解釋他的現象,只會轉移人們對其正常的理解。”委員會副主席說,“每個處理這個題材的人都應該仔細考慮一下自己真正的目的在哪。”而另一個德國書評人表示,“在梅勒的描述中,希特勒除了執行魔鬼交給他的戰爭、死亡和摧毀任務,就沒有別的選擇,這是太粗糙的說法。”
梅勒本人則否認自己利用希特勒童年和家庭背景來解釋第三帝國和大屠殺,“認為希特勒變成暴君是因為他童年時殺死了幾只蜜蜂,這種說法太弱智了,這只是千萬原因中的一個。”他還表示將出版希特勒續集,講述其成年生活。
今年已經84歲的梅勒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作家,曾競選紐約市長,因反越戰和傷害妻子入過監獄。他兩度獲普利策獎,最知名的作品《裸者與死者》、《一場美國夢》、《劊子手之歌》等都對政治和時事進行理想的探索。名人也是他的重要題材,尼克松、卡斯特羅、畢加索、拳王阿里以及刺殺肯尼迪總統的嫌犯奧斯瓦爾德等人都曾是他的寫作對象。希特勒還不是他最有野心的作品題材,其1997年出版的《圣子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the Son)的主角干脆就是耶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