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座古墓被鏟平,誰的心被刺痛?
10座古墓被鏟平,誰的心被刺痛?
10座古墓被鏟平,誰的心被刺痛?
近日,南京紅山街道一建筑工地上,發生重大毀壞古墓葬事件。考古人員所看到的10座六朝貴族墓葬均被徹底破壞,只剩下了墓室的墻壁和鋪地磚,墓室里的文物蕩然無存。據專家推測稱,該工地至少有數十座古墓葬。( 1月25日《現代快報》)
要說工地施工人員有眼不識金香玉,那也遮羞不過去,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古墓文物是國寶,價值連城,文化燦爛,對考古研究、展示古代文明意義重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文物古跡所有權屬于國有,保護文物古跡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改動和破壞,文物一經發現,必須及時向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和當地公安機關報告。該工地發現六朝古墓一沒有報告當地文物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二沒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擅自動用挖掘機毀掉10座六朝古墓,嚴重違反了《文物保護條例》,毀壞了不可再生的文物,損失不僅是巨大的經濟價值,還有歷史研究價值,這個損失花再多的錢也無法彌補。
古代的萬里長城,是世界文明古國的象征,震撼了世界人民,其尊嚴、神圣及價值無與倫比,如果用現代的力量造出更長、更高、更固、更巧的長城,也毫無考古意義,文物是一個時代背景的折射,更是文化、技藝等傳承的載體,通過文物的研究,推動現代思維的升華,達到新時代各種進步,因而歷代都十分重視對文物的保護。作為現代人對文物更應該保護有加,抓了“芝麻”漏了“西瓜”,你不是敗家子嗎?
誰都有責任保護文物,誰都沒有權力毀壞文物。工地毀壞古墓的行為必將遭來社會的譴責和法律、法規的懲罰,建房事小,毀壞文物事大,傾家蕩產也難賠文物的一角。這一事件凸現了“集體麻木”的怪圈,工地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下就毀完10座古墓的,這一過程的集體失語,折射出民眾嚴重缺乏的文物保護意識,當地政府和文物保護部門的宣傳不力、執法不力顯而易見,等文物破壞了才驚慌失措大動干戈,還有什么作為呢?
處罰和懲罰只能作為保護文物的一種措施手段,更重要的是未雨綢繆,加大文物保護宣傳和執法力度,讓民眾自覺參與到保護的隊伍中去,這才能最終保護文物。不知當地政府和文物保護部門有何感想?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