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也稱帝話田黃
石也稱帝話田黃
石也稱帝話田黃
時間:2007-01-29 00:00:00 來源:新民晚報
收藏
>石也稱帝話田黃
田黃為福建福州壽山鄉所產,色黃,僅零星地深埋于壽山溪兩側溪田下,故名田黃。據專家檢測,田黃石屬地開石(不同于芙蓉、青田屬葉蠟石),且含極少的輝銻、氧化鐵礦物質,在特定的水田底下,水分、溫度等多種外部元素對地開石長期浸潤后,使地開石集合體產生染色作用,致使田黃石形成黃色基調,外濃而內漸淡,有宛如鮮蛋黃般的絢爛耀眼的光澤。田黃外表被石皮包裹,透靈的肌理顯現著細密的“蘿卜紋”,間有紅格、紅筋,組合成堂黃亮澈、精光內溢的奇妙特征。嚴格地講,明清時鑒定田黃的標準當高于現在。田黃石色因濃淡妍素而殊姿,歷來皆以色澤而分別稱之為黃金黃、橘皮黃、雞油黃、金桂黃、銀桂黃、枇杷黃、熟粟黃、桐油黃、金銀田、紅田、白田、黑田(烏鴉皮)等。古來皇室寶尚明黃,此石且質佳、材美、物罕,故被譽為“石中之王”、“石帝”,成為石中至尊。
田黃是天生的印石(行話稱“掘性”、“獨石”),大不過拳,重量過兩即稱大料,性佳色好,但有“凍”與欠“凍”之別,印苑里將半透明、結晶體狀稱為“凍”,凍石金貴于欠凍者。明清時期,得拳石,多裁割為方章,上雕以鈕,往往成印僅十得其三四。后因吝其材,不忍裁割,隨石形狀在其表作薄意雕,遂成為定式。故大舊而方整者尤為珍貴。清初即有詩人吟句“別有連城價,此石名田黃”,印石中古來只有田黃是以重量論價的,石美量重者尤昂貴。初出時即價同赤金,所謂“一兩田黃一兩金”。因此石絕產已久,而求者如云,佳石難得,今則一兩舊佳石值黃金百兩以上。足見其身價的無與倫比。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