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貨”何時清算
“黑貨”何時清算
“黑貨”何時清算
近日,筆者在北京馬甸郵幣卡市場看到,郵票市場呈現出強勁“牛市”態勢:1月5日發行的面值24元的豬年生肖票大版,市場價格已經達到70元;奧運會題材郵品再度飆升,2005年發行的面值9.6元的奧運不干膠小版,市場價格已經達到近100元,面值8元的福娃小版,市價也已達到70元;2006年面值114元的套票,市價上升到170元左右,上升幅度在40%左右。據市場人士介紹,由于集郵市場一路“牛市”,除傳統的集郵者和郵商外,一些市民也把投資郵市作為了一種新的投資項目。
據一位集郵公司負責人介紹,郵票市場呈現“牛市”主要有幾種原因:一是相對于前幾年郵票動輒千萬的發行量,最近兩年郵票的總發行量下壓,給市場上流通的郵票提供了上漲空間;二是由于國家郵政部門從2005年開始集中銷毀了庫存的郵票,目前2003年以前的庫存郵票基本上零庫存,促進了老票的升值;三是從2006年開始,國家大力整頓集郵市場,實行實名訂票,對郵票訂戶實行最高限量制,而對于半年內未售出的郵票全部退回,實行集中銷毀。是這些措施,刺激了郵市的發展。
然而作為一種投資行為,郵市與股市一樣存在風險。雖然近期郵市一路看漲,但一個現象是:行情的局部特征明顯,大盤整體行情并未來臨。那么,抑制大盤行情的阻力在哪里呢?
據業內人士分析,1992年至2003年銷毀量的公布,并不會立刻刺激整個大盤的上漲,只會導致出現許多黑馬,即一些銷毀量比較大的品種。目前許多品種已經初露黑馬本色,比如兜蘭小型張便有許多大戶收購,估計是銷毀清單已經被消息靈通的人探知一二。
實際上,34億元的銷毀量并不算多。1992年至2003年發行的小型張共計61個品種,除1995年的桂花無齒、1996年的寶鼎無齒、1997年的香港回歸金箔、1999年的澳門回歸金箔外,還有57個品種。這34億元的銷毀之中,即便有一半是小型張,即總體17億元,平均每個小型張品種銷毀3000萬元面值。對于8元面值的品種來說,大約銷毀375萬枚;對于5元面值的品種來說,大約銷毀600萬枚。如此算來,除了2003年的存世量最小外,對于其余的1992年至2002年的小型張影響并不大。
至于說到郵寄消耗,這個數字是不確定的、無法統計的,所以即使真的大高潮來臨,品評哪個品種有潛力,也會依據發行量和郵政部門公布的銷毀量。所以,期待銷毀清單公布就會飛漲是不現實的。
而未列入銷毀的2004年和2005年的年票,更是一道“天然屏障”。這兩年的年票市值在20億元左右,預定量估計在20%至60%之間,其中純投資者的預定量大概有一半,郵寄的銷毀基本上也是投資者把好品種高價賣出后,剩余的一些打折品種。這些基本上不會對市場造成什么沖擊。
如此一來,郵政部門2004年和2005年郵票的庫存估計在20%至40%之間,市值在4億元至8億元之間。這成為阻礙郵市大盤發動行情的最大“黑貨”。
那么,這批“黑貨”何時才能開始封庫呢?有分析人士認為,預計在2007年6月之前,但業界已經呼吁,希望郵政當局能在2007年3月“兩會”召開之前封庫。
一旦這批“黑貨”封庫,即使按最少的估計,即封庫量占15%,也足以消除郵市整體行情真正啟動的最大障礙,必將帶動整個大盤,進而爆發新一輪的郵市大高潮。
中國郵市一貫以“政策市”著稱,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強大利好之下,在國家宏觀經濟進入新增長的機遇期,在股市、基金等周邊投資市場全面走“?!钡姆諊?,郵政當局如果還顧及自身利益,而置廣大郵品投資者于不顧,將會成為歷史的罪人。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