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里的“星巴克” 檢驗我們對文化的態度
故宮里的“星巴克” 檢驗我們對文化的態度
故宮里的“星巴克” 檢驗我們對文化的態度
近來,媒體都在批評故宮不該在前清宮殿中設立星巴克咖啡館,因為據說星巴克只是低檔次的、四元錢就可以買一杯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咖啡館,它到故宮博物院開分店,簡直就是對傳統文化的糟蹋。這種議論一出,追隨者眾,許多是討伐星巴克的,有的甚至認為它進入故宮開分店是“美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隱喻”。有些人在這方面想像能力似乎特別強,凡有差異的事兒都能拉到各種有關斗爭的大題目上去,以聳動視聽。
不過,我倒想借此討論一下對文化的態度、特別是在觀賞文化時,應該采取什么態度的問題。觀賞文化本來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解決溫飽的人們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記得1960年到1962年期間,物質極端匱乏,但那時卻是藝術演出和各種展覽頻繁的小陽春。
當時我上大學,即使餓著肚子每到星期天也要跑北京音樂廳聽星期音樂會,到首都劇場看“人藝”不斷推出的一出出新劇目。也許是由于食物短缺,人們聽戲、看電影、看展覽精神都很集中,很投入,極少見到人們抱著瓶子、拿著零食邊吃邊聊邊看。我覺得這是觀賞文化時所應取的態度。新中國建立前的劇場里,臺上唱戲、臺下喝茶、嗑瓜子、打手巾板(兒)的亂糟糟的場面也見過,但我總是認為這是不文明的。
可是近些年來,真是有些復舊了,看電影、看演出,經??梢月牭胶笈抛南窭鲜竽パ酪粯硬煌5剜竟献?、喝可樂,細碎而令人心煩的聲音不絕于耳,一場戲看完,腦子里充滿了這樣雜音。除了手巾板(兒)沒有回來外,許多壞習慣再現于現在的劇場。
看展覽就更是這樣,我在歷史博物館就看到許多人拿著冰棍兒、冰激凌、可樂等吃食,在展覽廳中很隨意地走來走去,仿佛出席朋友聚會,甚至追逐打鬧,喧聲盈耳。讓人感到參觀者真是缺少文明意識,對文化缺少尊重。
故宮應該說比歷史博物館更高一級,絕不是一般的休閑娛樂的地方,它是凝聚著傳統文化的圣殿。故宮不單純是座明清皇帝的居室和朝廷的辦公場所,其建制、規模及建筑所體現的是延續了兩三千年的文化意識,更不用說其收藏的大量文物所負載的更為久長的歷史信息了。因此,來此參觀的人們應該懷著敬畏心,虔誠地感受傳統文化的悠久和先民貢獻,因為故宮的每一座建筑、每一件文物都鐫刻著代代相承的文化印記。
參觀具有豐富的歷史信息含量的文化遺跡,不僅能夠增長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心靈,獲得崇高感。
不僅參觀故宮應該這樣,舉凡一切歷史博物館和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都應該如此??鬃又v到“孝”時,曾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實際上,觀賞歷史文化都是一種“慎終追遠”,它是有助于民族凝聚的。因此,這種場所根本就不該讓餐飲業介入,餐飲活動可以消解敬畏心和崇高感,這就是為什么莊嚴會議不能上飲食的緣故。因此,不僅僅大眾化的星巴克不該進入,就是高檔次的馬克西姆也不行;當然,中式餐飲也同樣不能進入。因為故宮規模大,游覽時間長,可以在不同地段為游客提供休息和飲水的地方。
是不是這樣說有點“迂”了一些?但我是有感于多年來我們對文化缺少應有的尊重。近些年,在城市改造和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中,大批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被摧毀了,如棄敝屣;然后又一擲千金,復制假古董。兩者做法好像絕然對立,但在無視歷史、蔑視文化上卻很一致。這次,星巴克事件的出現,是不是會促使我們思考對文化的態度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