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質疑的北京牙雕技藝
受質疑的北京牙雕技藝
受質疑的北京牙雕技藝
時間:2007-01-18 00:00:00 來源: 《百科探秘》
收藏
>受質疑的北京牙雕技藝
 |
2006年2月, 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名錄剛剛公布, 一則報紙評論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引人詬病的遺產項目是北京牙雕技藝。北京牙雕曾被稱為京城工藝美術“四大名旦”之首,據說,這種工藝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藝術家們在這種大型動物的牙齒上精雕細刻,制作出精美絕倫的人物、花卉和動物。
環境保護主義者認為,象牙雕刻必須以象牙為材料, 要取象牙就得殺掉大象。將象牙雕刻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范圍,便與物種保護的目標發生沖突。
一時間,象牙雕刻技藝遭受輿論的圍攻。然而對于牙雕這項古老的雕刻藝術來說,這樣的尷尬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1989年10月,第七屆《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貿易協議》締約國大會在瑞士洛桑召開,103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一致通過了一項決議:從1990年1月起,兩年內禁止國際間的象牙進出口貿易,以拯救非洲大象。中國是通過決議的成員國之一,主動遵守決議,于1990年初停止進口象牙。
中國的牙雕行業幾乎在一夜之間變得地位尷尬、前景渺茫。
在牙雕藝術窮途末路的今天,《中國記憶》攝制組遍訪京城,試圖最后一次用影像記錄下牙雕制作的完整工藝流程。
探秘象牙廠
北京象牙雕刻廠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家依然擁有牙雕制品生產和銷售權的單位。但是,我們看到的景象卻令人大吃一驚。我們沒有想到,價格不菲的牙雕藝術居然就來自于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而且,在下午三點多鐘的上班時間,這里居然大門禁閉。
經過多方努力,攝制組得以進入牙雕廠防守嚴密的地下倉庫,這里是目前北京象牙材料的唯一來源。 但是在這里,我們只看到了8根比較大的象牙,以及十多根小象牙,北京牙雕廠廠長蕭廣義告訴我們,這些牙料都是1989年以前的庫存,自從那一年中國在保護象牙國際公約上簽字以后,牙雕廠再也沒有購買過象牙。他們一直在依靠庫存的牙料勉強維持經營。
北京象牙雕刻廠成立于 1958 年, 在建國之初,象牙雕刻曾經為國家創下了大量的外匯,一個小小的牙雕就能換回一輛嶄新的伏爾加轎車。 象牙廠成了當時許多人向往的工作單位,這個廠最多時員工有800 多人。
而如今,沒有了象牙,牙雕行業迅速衰敗, 傳統牙雕制作技藝面臨著消失的危機。我們是否還能用影像記錄下一件牙雕作品的誕生過程呢?
北京傳統牙雕藝術分為花卉、樓臺殿閣、人物等幾個門類,不同的大師有各自專攻的門類。隨著1994年楊派牙雕大師楊士俊的故去,北京牙雕中的花卉部分就沒人做了,可以說已經失傳。樓臺殿閣類,也已經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最后的牙雕
經過多方打聽,我們了解到,在北京牙雕行業,有一位最年輕的大師, 他就是57歲的李春珂,因為手藝精湛,北京象牙雕刻廠每年會從僅有的象牙材料當中取出一部分,交給他來雕刻。
我們輾轉找到這位也許是最后的牙雕傳人,希望能夠完整地記錄下一個牙雕作品的誕生過程。
在李春珂家,我們意外地碰到了一個拜師學藝的徒弟。于是,展示手藝的過程也變成了年輕人學藝的過程。
直到這時,我們才得以見識象牙雕刻完整的工藝流程,而才能夠真正感受到,牙雕實在是一門奇妙而精湛的工藝美術。
在往后的10多天里,我們一次次來到李春珂位于一個居民區地下室里的工作室,一件古代侍女的牙雕作品在鏡頭的注視下慢慢誕生。這是一個讓觀者稱奇的過程,粗糙的象牙材料在藝術家手里一天天變得圓潤起來,而雕刻的工具無非是一些鑿子之類的,甚至有一個階段,甚至使上了鋸子,讓我們一度一位眼前是一個木匠師傅。但是突然有一天,藝術家手里的人物突然活了起來,生命被神奇地再次注入這種大型動物的牙齒當中,栩栩如生。紛亂的地下室奕奕生輝。
李春珂告訴我們,這是他所知道的第一件全程在鏡頭的注視下完成的牙雕作品。而我們卻擔心,這恐怕也是最后一件在鏡頭關注下制作的牙雕作品了。拍攝結束的那天,我們又一次碰到了李春珂新收的徒弟,23歲的王宇,他決定要在牙雕制作工藝消亡之前,把所有的手藝都學到手。
小伙子這樣告訴我們: 如果真的有一天無法用象牙,他可以用石頭或者木頭做原料,在這個過程里所蘊含的知識還有文化背景是最吸引他的地方。
這句話說出了牙雕作為一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正意義。牙雕是一門美麗的藝術,然而美麗背后,卻意味著殺戮。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增強,象牙雕刻終將成為人類遙遠而模糊的記憶,它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宿命。我們試圖努力留住的只是這種古老雕刻的藝術手法,也許不久之后,這種手法會在其它材料上煥發出美麗的生命力!而大象也能夠悠閑而安然地與人類和平共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