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蛋”小子張青松
“搗蛋”小子張青松
“搗蛋”小子張青松
時間:2007-01-15 00:00:00 來源:《長江日報》
收藏
>“搗蛋”小子張青松
|
| (小小蛋雕藝術其實包含了物理力學、防腐化學、美術雕琢、鑲嵌修飾等多種技藝和工藝) |
|
在輕薄易碎的蛋殼上,揮刀雕琢出寫真人像、十二生肖、歷史人物、戲劇臉譜等藝術圖案,其難度可想而知。而這一手爐火純青蛋雕技藝的擁有者竟是一位年僅24歲的青年小伙,他的名字叫張青松。他創作的中西合璧彩雕玫瑰華爾茲、威尼斯小船、鏗鏘玫瑰等蛋藝令觀者嘖嘖稱
奇,而哈里波特等作品也在省市展賽中分獲銀獎和銅獎。
前不久,筆者在漢口臺北二路張青松開辦的蛋藝作坊《臺北藝學》采訪他時,他正依照剛從互聯網上下載的俄羅斯皇家復活節彩蛋圖片,進行蛋雕創作。臺燈下,圓溜溜的蛋殼輕巧地在其手中琢磨,鋒利的雕刀刻在蛋殼上發出沙沙的響聲。見此情景,筆者真擔心他一刀下去會捅破蛋殼。張青松告訴筆者,如果將刀口或刀尖沿著蛋殼的表面弧度進行刮刻,并掌握好力度,一般不會捅破蛋殼。他介紹說,蛋雕所用的材料非常廣泛,雞鴨鵝蛋殼均可,用作雕藝的蛋有50余種,大型蛋雕則采用鴕鳥蛋、鴯鹋蛋等,使用工具也是一般刻圖章用的雕刀。蛋雕藝術并非中國的專利,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及俄羅斯、日本等國都十分看重這項藝術,曾經做過兩年海員的張青松對此十分熟悉。
張青松的蛋雕情結源于他讀書時的美術天賦和善思好動。1998年,16歲的他住讀于武漢港監中專,每逢美術課他都能較快地完成課堂作業,爾后從書包里摸出從家里帶來的熟雞蛋,用彩筆在雞蛋上繪畫卡通人物,還用削筆刀在深色雞蛋上雕刻美術字、花鳥動物等??墒祀u蛋吃的時候要磕破蛋殼,這樣,蛋上的美術作品便成了“曇花一現”。為留住蛋上藝術,張青松在母親的指點下學會了用注射器在生雞蛋一端穿孔,抽出蛋清蛋黃,還學會了空蛋殼加固術,在空蛋殼上繪畫刻字成了他課余時間的最愛。畢業后,張青松邊多方求職邊進行蛋雕藝術作品創作,作品由當初的線描、素描人物、動物等發展到工筆畫、抽象畫、浮雕、鏤空、鑲嵌等。
2003年初,21歲的張青松被德國DS公司(多普森)聘用為國際遠洋海員,先后登陸過英國、哥倫比亞、厄瓜多爾、荷蘭、芬蘭、巴拿馬、智利等十多個國家。每到一國,張青松上岸后的首選是買蛋,不知實情的多國海員和當地居民,還以為這位中國“小老外”愛吃蛋,可當他在這些蛋殼上雕琢出各國總統頭像、中國皇帝頭像、西游記人物等送給外國朋友時,老外們驚訝地聳聳肩膀蹺起拇指連呼OK!2003年5月,海輪抵達智利瓦爾帕萊索市,在這座聞名世界的七彩城里張青松所有的工余時間都用在了觀察研究異國風格的蛋雕藝術上,為回國后創意中西合璧的蛋雕藝術奠定了基礎。
2004年,回國后的張青松一頭埋進“蛋堆”里,在鞏固一般雞蛋雕藝的基礎上又創新了雞鴨鵝蛋組合蛋雕藝術,比如首飾盒式的實用蛋雕、饋贈朋友的禮品蛋雕、適宜收藏的中外名人頭像蛋雕和中外歷史人物蛋雕及具有
剪紙藝術效果的蛋雕等。筆者看到,兩枚紅藍色的蛋雕四面開窗,鮮艷明快的色彩、華貴的金銀線鑲邊、綢緞的內芯,加以串珠、吊墜——這樣美輪美奐的藝術品讓人愛不釋手。張青松說,小小蛋雕藝術其實包含了物理力學、防腐化學、美術雕琢、鑲嵌修飾等多種技藝和工藝,而制作“皇家彩蛋”就更為細瑣,從選蛋、清洗滅菌、標線、鉆孔、雕刻到再將金絲銀線、彩鉆、串珠、音樂鈴等按標線粘貼定位,由于工藝復雜、操作難度大,加之蛋殼易碎的物理特性,雕刻成功率低,故其價格也比較昂貴。
張青松說,自打2000年處女作“哪吒鬧?!眴柺酪詠恚壳八淹瓿傻暗褡髌非в嗉?,其中近百件精品在武昌群光廣場、首義園、漢陽龜山、漢口民眾樂園等處巡展時備受觀眾青睞。去年金秋,他的多件作品在湖北省絕活大賽中獲獎;還榮獲武漢市首屆“星海杯”特色文化魅力家庭藝術精品展“優秀展品獎”;在首屆中部文博會上,其蛋雕“福娃”格外搶眼,武漢電視臺還兩次為他拍攝了專題片。
時下,張青松與輔佐他的單老師在《臺北藝學》除制作蛋雕藝術品外,還增添了繪畫、剪紙等藝術品制作,這使他的藝術創作更豐富多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