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柱:懷抱美好愿景的畫家
吳玉柱:懷抱美好愿景的畫家
吳玉柱:懷抱美好愿景的畫家
編者按:美好的愿景是推動人不斷前進的動力。人的一生必須是有所追求,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吳玉柱就是這樣一位懷抱美好愿景的畫家。
見到吳玉柱時,他正在合肥市文化館的美術工作室里進行新的作品《殘荷》的創作。身上星星點點的油彩墨跡,配上濃密而又有些凌亂的頭發,一幅典型的藝術家工作時的形象。不好意思的打斷他的工作之后,吳玉柱先生開始娓娓道來他對藝術的癡迷與喜愛,以及他目前手頭正在忙活的事情----在《殘荷》系列作品創作中繼續探索 。
近幾年,在全國展覽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群星獎”金獎后。又創作完《皖風細雨》、《徽州憶夢》系列作品,參加全國美展并獲獎。,深受社會及業內人士的一致關注。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在他的油畫作品《皖風細雨》系列中,吳玉柱先生通過古徽州的一個個角落及一幅幅畫面的述說,用詩畫的語言去表現田園風光?!渡酱濉?、《深谷幽蘭》、《村口》、《落日》《失落園》……一個個角度,一幅幅詩意的畫面,帶我們走進了古徽州的夢幻與寧靜。而《徽州憶夢》系列里,空靈、蒼涼、悲傷的情緒不時彌漫于其中,吳玉柱通過對文化失落的描繪,喚起觀者對古文化的關注與保護意識,強烈的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這個創作的過程對吳玉柱來說也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古徽州的神奇惟有用手中的畫筆去抒發他內心切實的感受。談到這些成績的取得,吳玉柱很是淡然,是古徽州厚重歷史及神韻給了他創作的靈感,他用手中的油彩、心中的激情澎湃出這片古老而富有神韻的土地。“獲獎是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對藝術的追求與探索在漸漸地形成自己的風格并得到社會的肯定。”
從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吳玉柱21歲才開始進行繪畫創作,距今已有近30年了。“剛開始僅僅是因為愛好和興趣而去學習,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如同一個人行走在森林里,不停的尋找出去的方向,只有堅定目標,才能走出這片大森林,藝術成果就是在不斷尋路的過程中形成”。十多年來,吳玉柱先生一直在油畫與水彩的世界中尋求本體語言的趣味,追求完美。水色交融融入于畫中,從中國畫的境界中,尋求美的所在。同時,他也一直在油畫與水彩畫間探索和研究,努力尋找中國畫的精神與圖式,大開大合、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國畫中找形式語言,水彩畫從油畫中尋表現力,油畫從水彩中尋找渲染。在繼承中發展,追求本民族傳統,尋找新的審美觀念是他一直追求和探索的課題。按照他的話說就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而榮譽的不斷獲得并沒有使吳玉柱就此滿足,他又開始了在藝術領域新的征程,正在創作的油畫作品 《殘荷》系列就是他目前探索創作的新結晶。
吳玉柱介紹,在《殘荷》里,他又有了一個新的課題。荷花作為中國畫的傳統題材,從古至今已有無數文人墨客從不同角度去表現。如何通過西方油畫語言去表現中國傳統畫的意境,創作起來不落罺臼,成為吳玉柱創作初期一直冥思苦想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摩領悟之后,吳玉柱開始有了自己的展現方式:
通過線條、色彩的運用,糅合多種元素,畫面思想上更加跳躍,視覺上無限張揚、奔放,形式上更自由的表達,而作品也更有表現張力。在這一系列作品中,吳玉柱在繼承現實主義手法的基礎上,又有所突破,更加隨心所欲地駕馭自己的語言思想,用更具象的語言,更主觀的表達,展現了傳統中國民族文化,更給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近兩個小時的交流過程中,記者感受最深的就是探索精神貫穿于其藝術追求的始終。作為一名近年來日漸成熟的藝術家,吳玉柱先生在自己的藝術創作過程中,努力將中西方文化的精髓有機結合,尋求突破,這樣一種探索精神也使得他的藝術領域之路愈走愈寬。
畫家簡介:
吳玉柱
現任合肥市文化館美術部主任、副研究員;安徽省水彩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安徽省油畫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合肥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專業從事油畫、水彩畫創作。曾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十二屆“群星獎”金獎;多次獲全國美展及省展金、銀、銅、優秀獎等。著有《素描頭像》、《吳玉柱畫皖南作品集》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