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墓壁畫可望兩年后與普通百姓“集體見面”
唐墓壁畫可望兩年后與普通百姓“集體見面”
唐墓壁畫可望兩年后與普通百姓“集體見面”
時間:2007-01-10 00:00:00 來源: 新華網
收藏
>唐墓壁畫可望兩年后與普通百姓“集體見面”
為更好保護稀世文物珍品-唐代墓葬壁畫,投資7300多萬元人民幣、建筑面積達4200平方米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唐墓壁畫館9日正式開工,兩年后就可與普通參觀者“集體見面”。
陜西省是唐代王公大臣陵墓的集中分布區,先后發掘出存有壁畫的唐墓70余座,而陜西歷史博物館是其主要收藏地,共存有540余幅,合計1000多平方米。在可供觀賞的293幅唐墓壁畫中,最大的一幅寬約2米,高達4.7米。在82幅一級品壁畫中,主要有章懷太子墓出土的馬球圖、狩獵出行圖、客使圖,懿德太子墓出土的闕樓圖、儀仗圖、宮女圖等。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成建正說,唐墓壁畫以表現民間生活為主,與以佛經傳說為題材的敦煌壁畫不同,其內容具體各異,頗能反映墓主所處唐朝一代的社會風尚、風俗習慣及其歷史變遷;同時它也與程式化的漢代壁畫大不一樣,反映了唐朝人崇尚個性的開放情懷。
新修建的唐墓壁畫館是一處地下式展館,其展廳面積3400平方米,展線總長800米,展出唐墓壁畫珍品95幅,輔助文物18件組。它集保護與展示為一體,以密封性很高的展柜為壁畫提供恒溫、恒濕、超凈的小氣候環境,讓壁畫按原貌展出,使觀眾仿佛置身于唐代生活之中;同時,采用現代的先進技術手段,讓壁畫與人完全隔離,以避免多種有害氣體、粉塵及人為行為損傷壁畫。
成建正說,繼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之后,唐墓壁畫館是中國與意大利友好合作的又一成果。在總投資中,意大利無息貸款465萬歐元,贈款103萬歐元,陜西省政府補助資金1800萬元人民幣。同時,項目內容還包括建設一個中國墓葬壁畫修復培訓研究中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