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錦研究所歷時一年多、成功為北京十三陵定陵博物館復制三件明代絲綢文物全部完工,并于昨日啟運北京。
三件復制文物分別是明代萬歷皇帝的紅素羅火二章弊膝、孝端皇后的綠織金妝花通繡過肩龍柿蒂緞立領女夾衣和孝靖皇后的紅織金纏枝牡丹妝花繡洪福齊天方領女夾衣。記者在云錦博物館看到這三件即將專人護送進京的三件珍寶,盡現古代絲織文物的風華絕代。據該館專家介紹,三件絲織文物的復制耗費了400多個工作日,共動用設計、意匠、織造人員30余名。僅設計中的花本一項,便需挑底紋暗花花本、直繡花本等共計10余本,如果將挑好的花本連接起來,總長度可達150米,重量有110公斤。
由于這幾件絲織衣物的原件從定陵出土時已殘損嚴重,圖案斷續不連,色澤枯晦不明,只有真金線在歷經300多年后依然閃閃發光,文物復制極其困難。專家們用放大鏡一根一根地觀測各種彩線的粗細,對原物運用“追色分析”、“經緯分析”等多種技術手段以還原色彩,終于達到天衣無縫的復制效果。其中兩件女夾衣共計采用了2萬多根含金量達98%的真金線,金絲細密,光耀奪目。萬歷皇帝的紅素羅火二章弊膝,原樣文物復制難度最大,專家將這一自清朝末年便失傳的高難度織造工藝研制成功,使這件弊膝成為當代四經絞羅工藝的第一件作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