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豪情”——浙商冬拍書法作品
“翰墨豪情”——浙商冬拍書法作品
“翰墨豪情”——浙商冬拍書法作品
時間:2006-12-27 09:20:00 來源:雅冒藝術網
收藏
>“翰墨豪情”——浙商冬拍書法作品
|
| (虛谷《書法》水墨紙本 鏡片29×32cm 估價 35,000-50,000) |
|
|
| (王震《書法四屏》水墨紙本 立軸148×80cm×4估價 100,000-150,000) |
|
|
| (啟功《書法》水墨紙本 立軸66×32cm估價 30,000-50,000 說明:此拍品系海外回流) |
|
|
| (蒲華《行草對聯》水墨紙本 立軸133×30cm×2 估價 35,000-50,000) |
|
浙商2006冬季藝術品拍賣會將于2007年1月4日在杭州梅地亞賓館拉開帷幕,預展兩天後于6日開槌。本次拍賣會分中國書畫藝術專場,現代中國藝術專場,中國當代藝術專場等。經過嚴謹,務實的篩選,313件拍品入選中國書畫藝術專場,其中書法拍品近50件。除了傳為北宋司馬光的草書,其馀為晚清到當代書壇各時期代表作者的精品。
伊秉綬(1754-1815)隸書對聯,雍容華貴,筆掃千鈞,結字寬博,得漢隸之精髓,為清代隸書大家,名不虛傳。吳讓之(1799-1870)草書軸,書譜風神,躍然紙上。吳氏字熙載篆刻一代宗師,書論亦可觀,有《書概》傳世。
虛谷(1824-1894)行書冊頁作于1883年,松煙淡墨,筆法精妙,內文關乎唐•李邕書法,謹錄出,試句短之:“北海公之字,其神如剛金玉石,其氣若秋水春云,字字中有字,筆筆中有筆,隨筆處見規矩,先生乃唐時第一枝筆也,而碑石模糊,得此本希矣。為伯欽司馬大人清賞。癸未二月紫陽山民虛谷識。”可謂盡得雅人深致。
蒲華(1832-1911)善畫竹亦精書法,本次冬拍有兩副對聯。皆作行草體,是蒲翁看家功夫。落筆振迅,一洗書家陋習;吳昌碩以篆書最負盛名,拍品第82,83,111號均是,相信會引起藏家興趣;王震(1867-1938)與老缶師友之間,所作書法純用中鋒, 筆力矯健,使轉縱橫,拍品113號行書四屏,應為王震存世書法中最大型者,令人期待。 拍品161,162號,一立軸,一對聯均是本色行當。
譚延闿(1880-1930),何香凝(1878-1972),吳敬恒(1865-1953),馬一浮(1883-1967),周作人(1885-1968),葉恭綽(1881-1968)或政壇聞人或學問大家.。書法只是他們讀書從政馀事,從容操觚,性情流露,筑基于人品學養,發乎毫端。所作極有可觀處,再加上此類作品相對專業書法家作品較少,更具收藏價值。拍品85,86,88,90,112,169號敬請留意。
林散之(1898-1989),沙孟海(1900-1992),啟功(1912-2005)是公認的當代書法大師。林以大草開風氣,注重墨法,擅使羊毛長蜂,往往一氣呵成, 妙在不經意間。拍品96,97號是林散之草書作品,拍品48號則是隸書,別具一格。拍品98號是沙孟海先生1976年所作行書,中鋒取勢,側鋒取妍,轉折提按輕重緩急間,風神凸現。得干淡沖和之韻。拍品289號是啟功1987年臨閣帖立軸:“承汝立行可慕,出言成軌,遷居要職,擢任雄臺。”文辭豪邁, 書寫更佳。此作由新加坡藏家提供,彌足珍貴。
“西泠印社中人”王福廠(1880-1960),馬公愚(1893-1969),鄧散木,蕭嫻(1902-1997),錢君匋(1906-1998),陳大羽(1912-2001),劉江(b.1922),陳振濂(b.1956)諸先生從金石家的視角演繹書法,又會是怎樣? 拍品81,93,101,109,167,168,172,230號將告訴各位。
大畫家吳湖帆(1894-1968),李可染,申石伽(1901-2001),徐邦達(b.1911),陣佩秋(b.1922),王伯敏(b.1924),周昌谷(1929-1986)等人的書法作品,取法各異,或帖或碑, 碑帖結合。既有個人風格又具時代特色,大概以含蓄蘊藉為主調,不恃才逞氣,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拍品84,92,99,100,102,270,286,287,290號。
拍品95號是費新我(1898-1989)的左筆,書于1979年。自清代高鳳翰之後,左筆書費氏第一。已臻“詩情畫意兩相宜”境界。
最後介紹任政(1916-1999),李駱公(1917-1992),章汝奭(b.1927),王冬齡(b.1944)。 但絕不是最次要的。任政長期鬻書滬上,行楷選入電腦作范字,極具雅俗共賞,拍品170號為任氏盛年精品,殊為難得。李駱公西南名家,上世紀80年代參與現代書法學會的創建,提倡書法的當代性,蓽路藍縷,功莫大矣。章汝奭為太炎先生後裔,家學淵原。小楷金剛經, 數千字一筆不拘,定力之深如此。王冬齡從林散之,沙孟誨學,沉淫書道數十年,出古入今, 卓然名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