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青銅器起源于中國北方長城沿線地帶
鄂爾多斯青銅器起源于中國北方長城沿線地帶
鄂爾多斯青銅器起源于中國北方長城沿線地帶
針對學術界關于鄂爾多斯青銅器起源問題的爭論,鄂爾多斯青銅器研究專家、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博物館副館長楊澤蒙近日表示,近年來對朱開溝遺址考古的不斷深入研究表明,鄂爾多斯青銅器起源于中國北方長城沿線地帶。
楊澤蒙介紹說,十九世紀末鄂爾多斯青銅器被發現后,人們普遍認識到它與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雄霸歐亞草原的匈奴族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但鑒于這類器物內涵豐富,風格獨特,又與歐亞草原地帶游牧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具有許多相似特征,因此對于鄂爾多斯青銅器的起源問題一直莫衷一是。概括起來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這類代表中國早期游牧民族文化特征的物質遺存,就植根于中國北方長城沿線地帶,中國畜牧經濟文化是在本土早期原始農業經濟文化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鄂爾多斯青銅器文化“是從黑海沿岸的斯基泰發源,從西向東順次流傳”過來的。換言之,中國早期畜牧經濟文化,是經由西伯利亞傳播過來的。
隨著上世紀70年代鄂爾多斯市朱開溝遺址的發現,以及對這處遺址考古的不斷深入研究,中國北方游牧經濟起源及鄂爾多斯青銅器起源等重大研究課題的探討與研究逐步清晰,使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楊澤蒙告訴記者,朱開溝遺址揭示了以鄂爾多斯青銅器為載體的中國北方早期畜牧經濟,是由生活在鄂爾多斯地區的古代先民,面對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率先在傳統農業經濟基礎上,適時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經濟形態逐步發展起來的。也就是在此基礎上,出現了代表北方畜牧業文化的標志物——鄂爾多斯青銅短劍和青銅刀。
楊澤蒙說,鄂爾多斯青銅器文化是與斯基泰文化最為接近的青銅器文化,也是中國與歐亞聯系最密切的青銅器文化。因此,鄂爾多斯青銅器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人們正是通過鄂爾多斯青銅器,才得以對在中國乃至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我國早期游牧民族的意識形態、物質文化等有了確切的認識與了解。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