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故居明年復建 保持清康雍民居風貌
曹雪芹故居明年復建 保持清康雍民居風貌
曹雪芹故居明年復建 保持清康雍民居風貌
康雍時期民居風格的曹雪芹故居,將有望在2008年亮相并對外開放。12月18日,從北京市崇文區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傳來消息,復建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已被列入崇文區政府工作報告和2007年政府折子工程,將于明年年初正式開建。得知這一消息后,本報記者立刻前往曹雪芹“新居”所在地,探訪一番。
●800平方米故居“紅迷”又一去處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新址位于北京崇文門外大街十字路口東北角。出了地鐵崇文門站向南行幾百米,在十字路口向東拐,往前走100多米,就能看到用刷著水泥的磚墻圍攏起來的一塊地,曹雪芹故居即將復建在這里。
透過鎖著的鐵門向里望去,土地已經平整出來。記者了解到,紀念館的平面設計已經完成,規劃初稿也已由有關專家研究通過。崇文區政協委員王長生介紹,復建的曹雪芹故居占地800平方米,將保持清康雍時期的風貌。專家們此前考證了清朝北京南城民居的特色,恢復的故居將保留這一風貌。
目前故居的展覽陳列大綱正在制訂中。據悉,屆時老百姓特別是紅學愛好者不僅能到曹雪芹家里“做客”,還將能夠看到《紅樓夢》的各種珍貴版本以及曹雪芹相關經歷的各種資料,曹雪芹故居還將舉辦紅學講座、開辦文化茶座,不斷擴大紅學的影響。
●新建故居搬離原址100多米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并不在原址上復建,而是由原址向東搬了100多米。原址位于廣渠門內大街207號院落,是現在惟一可考的曹雪芹故居。2000年,因為位置處于兩廣路施工路段,經論證后曹雪芹故居被拆除。王長生說,當時的曹雪芹故居地面建筑已經不是清代建筑,而是民國初年修建的,保留價值不大。
崇文區一直在推動曹雪芹故居異地復建,最初決定的復建地點在原址北移40米處,但因為這一地點恰好在地鐵5號線磁器口站的出風口,所以再次調整計劃,最終確定在原計劃地點再向東遷100米。
如今,廣安門至廣渠門的道路早已通車,而原址的地基躺在大街路面之下。一直生活在這一帶的柳大爺坐在三輪車里,聽著廣播曬著太陽。他說,207號院沒拆的時經常路過,“里面是普通四合院”。
●專家實地考察予以確認
端木蕻良、周汝昌等著名紅學專家都曾多次來到廣渠門內大街207號院進行實地考察。曹雪芹故居遺址在207號院的發現得到紅學家普遍認同。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蔡義江甚至認為《紅樓夢》前八十回是在此開始創作的。
兩廣大街擴建時,北京市政協與崇文區政協曾召開專家研討會,就207號院是否曹雪芹故居進行研討。2003年,在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學術活動的新聞發布會上,蔡義江透露,經過文獻檔案考證及考古發掘證實,曹雪芹在北京的故居遺址已能確認在207號院。有關專家建議,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放后,可以將故居和非故居的爭論向公眾如實展現。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