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市投資新焦點-吳冠中
藝市投資新焦點-吳冠中
藝市投資新焦點-吳冠中
今天到明天廣場見朋友,約好三點,但交通不錯,提前一個小時,順便到美術館看看,非常巧,正在展出吳冠中的作品。
一看介紹,就覺非常汗顏,居然是我的同鄉,我只知道宜興出了徐悲鴻,還不知當今正紅的吳冠中也是同鄉,可見我孤陋寡聞了。
展覽的自序居然以“情”為主題,怎一個情字了得。他的創作或者是審美的原則是看作者的真情表達。如果沒有真情,形式上最完美,也是假的,偽的。
事實上,他的展品果真如此。有些畫,他還配上優美的文字,據說他也是散文最多的藝術家。展品是上海美術館歷經三年時間籌備的,集中了他九十年代的作品,真正體現了這時候的心境:有點蒼,以及更多的社會思考。就象一系列荷花的畫,沒有純潔的味道,卻是非常寫實。
他用了色塊,抽象結構的水墨來表達中式的意境,用點、線條來增加油畫的抒情與流暢,而且在油畫中用的中國式桃紅色與青色來點綴。
非常感謝美術館的一位小姐作了簡單的審美講解,她說吳先生的作品兼具東西方文化特色,有特別吸引人的創新面貌及鮮明的個人風格,因為他回國后一直是一個敢說真話的藝術家,并經常引起學術界的爭論。
真正被世界認可的是他,以其跨越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水墨與油畫語言,將中國水墨精神推向了世界,并成功地進入了海外藝術市場。是否成為中國的“畢加索”,這有待后人評說。
2004年12月舉行的榮寶秋季大拍中,創下了二項成交紀錄:吳冠中水墨作品660萬元的最高成交紀錄、153.2萬/平尺的吳冠中水墨畫單平尺成交最高紀錄(《三美圖》)。這說明了吳冠中作品也已成為中國藝術市場關注的焦點。
但行家認為,此價格只是吳冠中作品市場發展初期的價格,遠未達到其應有的價格高度。
畫展中的巨幅黃河、長江等都捐贈給了上海美術館,據說,他希望好的作品不能留在私人投資者手中,會惜籌而束之高閣,好的作品希望能在更多的人中流傳。
逛完畫展,順手買了一本他的新作“吳冠中談美”,兩幅印刷畫。
見到朋友時,兩幅畫送給他們,沒想到非常地巧,莫利斯的太太是個畫家,另一位的朋友在北京開了畫廊,是中國畫探,知道中國畫在國外非常流行。一本書留下自己讀,所以皆大喜歡。
希望有收藏興趣的朋友多關注吳冠中,一定要讀懂他的大事記,據介紹,真正出名是在1979年,引起大爭議后。而且他的作品應該在九十年代前后更有價值,因為我在他的書中讀到一句:“幼稚無妨,模仿也是個必然與必經的過程,無論是東西方,誰也超越不了傳統和繼承,不過這些只是學習研究的手段與過程。所以要看吳貫中的生活歷程,情感歷程,藝術歷程,方知什么時候的作品最有潛力。
所以,吳冠中的畫作多,寫作也多,要估出他的畫的價值,先要多讀他的寫作,了解他的人。同時也要了解徐悲鴻、林鳳眠的發展歷程。目前對于收藏來說,可能還是個市場導入期,后市看好。假如他的畫價到達頂峰的時候,我想莫利斯應會叫出吳冠中的名字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