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首次為長春藝術家辦書法展
長春市首次為長春藝術家辦書法展
長春市首次為長春藝術家辦書法展
一個月前,來自吉林省的老書法藝術家周昔非以其60余年潛心耕耘、孜孜以求的豐碩成果,為首都文化界奉獻了一道豐盛的書法大餐。28日,主辦者為使長春市民特別是廣大書法愛好者共享這一藝術盛事,把展覽移師春城,在吉林省博物館向廣大市民展示了周昔非筆下豐富而博大的藝術世界,這也是我市首次為長春藝術家舉辦書法展。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儒林親臨書法展現場,并鼓勵長春的書法愛好者以周昔非為榜樣,推陳出新,為繁榮長春文化而努力。
周昔非先生1928年出生,22歲進入長春電影制片廠直到1988年退休,一直從事電影字幕的藝術創作,曾為300多部電影書寫了字幕,培養的學生大多在全國或吉林省內小有名氣,他本人的書法作品早在1958年就獲過大獎,是吉林省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
一個多月前,周昔非的書法作品在北京展覽廣受贊譽。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魯麗、吉林省和長春市的領導及全國著名的美術評論家、書法藝術家、著名學者參加了開幕式。許多“大家”看了周昔非的書法作品后盛贊其作品的格調高古、風格獨特。著名美術評論家薛永年更是這樣贊譽周昔非:他是一棵枝繁葉茂的藝術之樹,這棵大樹不僅澤被了吉林長春無數的書法青年,而且自己也開出了奇葩。
在昨日的展覽開幕式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儒林說,周昔非先生是長春這片黑土地上成長起來的藝術家,在全國很有影響力,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獨創的東北書風的書法已在全國產生巨大影響,對繁榮東北文化有突出貢獻。王儒林希望長春的書法愛好者多向周昔非先生學習,為繁榮長春文化作貢獻,為加速建設和諧長春而努力。
據悉,此次展覽80%的作品都已被各地博物館和名家收藏,展覽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周昔非先生“借”回來的。此次展覽匯集了周昔非先生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不同時期的作品40余件,24屏《臨鄭文公》字可盈尺,體勢開張峻拔,筆意奔放豪邁。《李白行路難》等巨冊無不使人頓生雄渾蒼莽、人書俱老之嘆。另外,《讀書筆記》等作品既反映了周昔非先生的從藝歷程,更以其精到扎實的筆墨功夫向觀者展示了周昔非先生雄強洞達的書風之外,典雅、寧靜、不疾不厲而風規自遠的另一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