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種子作畫 展現中國福娃
植物種子作畫 展現中國福娃
植物種子作畫 展現中國福娃
記者眼前栩栩如生的《老馬識途》、惟妙惟肖的《二龍戲珠》,《中國福娃》。不是用畫筆勾勒的,而是用植物種子“拼湊”出來的。白云區麥架鎮高坡村的盧明生十多年來專用植物種子“作畫”,形成獨具特色的種子畫。
據了解,“豆畫”是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藝術方式,以農家自產的各種豆類取代傳統顏料制作美術作品,鄉土氣息濃郁、色彩純真自然。而今年已經63歲的白云區麥架鎮高坡村村民盧明生卻另辟蹊徑,以身邊植物的種子作為顏料進行創作,大到指頭大小的銀豆,小到細如針尖的草籽,都成了他創作的上好材料。
記者在盧明生家中看到,他收集了幾十種顏色各不相同的植物種子,并采用“繪、剪、剝、粘、鋪”等制作方法,將形態各異的植物種子粘到預先繪好圖案的木板上,一幅幅獨具韻味的種子畫就宣告初步完成,加上后期的裝裱,即可成為一幅完整的美術作品。他告訴記者,植物種子顏色各不相同,而且是世界上最自然、最純正的顏色,黑的黑得發亮、白的白得晶瑩剔透,任何畫家都不可能調制出這樣的色彩。
據了解,盧明生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開始致力于種子畫的創作,先后創作了50余幅作品,其創作的《中國福娃》、《二龍戲珠》、《農村新貌》、《老馬識途》等作品已被當地文化部門收藏。當地文化部門表示,盧明生的種子畫因其取材的多樣,表現方式就更為豐富而細膩,比傳統的豆畫更具藝術魅力,將考慮作為當地一個旅游產品進行開發,而當地的小學也已將種子畫創作列入了勞技課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