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的變異 為坐而設計
椅子的變異 為坐而設計
椅子的變異 為坐而設計
人為什么要“坐”?為什么想“坐”?在怎樣的環境中“坐”?“坐”了以后會怎樣?這些一連串的問題,都是江黎設計椅子最常思考的。
“家居用品中我偏愛椅子,因為它最能表達設計者的意圖,在形態上更有變化的可能。為坐而設計,就是要關注人的行為,而不是簡單地把椅子當成東西,一定要結合環境、空間、人的需求進行設計。”江黎說,這是她設計的理念,也是辦展覽的最終目的。
藝術家簡介
江黎,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第九工作室導師。著有《椅子的變異——超越概念》一書。自從開始研究家居設計后,江黎就對椅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去年,她策劃并指導了“第二屆‘為坐而設計’大獎賽作品展”,展出作品全都是有創意、有設計感的椅子。現在,江黎正在籌備明年的“第三屆‘為坐而設計’大獎賽”。
設計師收藏
收集蒼蠅拍也是江黎的愛好,三款中,江黎最喜歡本土、竹質的那個,環保且節能。
設計師眼光
江黎特別推薦了前兩屆大賽中的經典設計——那些曾經讓德國、日本知名設計師稱贊的椅子。這些設計全部來自中國設計者。
設計細節:不倒翁瓢蟲椅
“坐”也可以娛樂化。不倒翁瓢蟲椅,可隨意旋轉搖擺。這款設計深受日本家居設計大師喜多俊之的青睞。
設計細節:1+1=坐+睡
從兒時折手帕游戲中得到的靈感,用軟性材料也可以有多種變化。人和“坐”是互動的,不是椅子,也不像沙發,可以用來坐,也可以用來睡。適合狹小居住空間。
設計細節:旗袍椅
造型簡潔,將最具中國特色的旗袍設計成椅子的一部分,制作精細。
設計細節:昆蟲附椅
設計者通過觀察爬行昆蟲,將昆蟲瞬間形態融入設計中,于是有了“蟲椅”。材料選擇了自然環保、沒有污染的毛竹。
設計細節:走哪坐哪
古人可以席地而坐,設計者為現代人設計了可以帶著走的墊子,隨地而坐,特別適合野外旅行者隨地小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