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海06秋拍: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
翰海06秋拍: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
翰海06秋拍: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
時間:2006-11-22 13:29:00 來源: 雅昌藝術網
拍賣
>翰海06秋拍: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
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筆筒,器呈筒形,直口,直壁,玉璧形底。外壁青花館閣體小楷撰《圣主得賢臣頌》文,字體工整,筆法精細,下鈐印釉里紅□熙朝傳古□篆書方款。底心施白釉,上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圣主得賢臣頌》是漢代王褒應漢帝劉洵之詔所作,反映出帝皇求賢思想。 清代康熙年間,政通人和,文化昌盛。瓷制筆筒的生產也達到了鼎盛時期,不僅品種繁多,有青花、五彩、斗彩、釉里紅、三彩、豆青釉、烏金釉、□藍釉等,而且裝飾圖案豐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尤以青花筆筒最為出眾。邵蟄民撰《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記:□青花繪山水、人物、花卉及書辭賦之筆筒以康熙一代為最多□,其中以題寫長篇詩詞歌賦作裝飾紋樣最具特色,通常以歷史上著名的作品題材為裝飾紋樣,除《圣主得賢臣頌》外,尚有蘇軾的《赤壁賦》、諸葛亮的《出師表》、歐陽修的《秋聲賦》和《醉翁亭記》、陶淵明的《歸去來辭》、王勃的《滕王閣序》等。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評價有:□皆全篇錄其,筆法出入虞、褚,均康窯之錚錚者□。官窯器結尾多鈐釉里紅□熙朝傳古□四字,有盛世之朝代代傳襲之意。 此器保存完好,胎釉細膩,青花釉里紅發色純正,為康熙青花釉里紅的代表作。北京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有同類器珍藏。
參閱:一.圖版一八九,耿寶昌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下),二○○○年。 二.圖版十九,上海博物館《康熙瓷圖錄》,上海博物館,兩木出版社,一九九八。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