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嘉恒:傅抱石作品為什么不受書畫市場起伏的影響
江蘇嘉恒:傅抱石作品為什么不受書畫市場起伏的影響
江蘇嘉恒:傅抱石作品為什么不受書畫市場起伏的影響
時間:2006-11-17 11:28:00 來源:雅昌藝術網
拍賣
>江蘇嘉恒:傅抱石作品為什么不受書畫市場起伏的影響
 |
 |
傅抱石是中國20世紀杰出的傳統繪畫藝術大師,在現代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傅老繪畫從研究古人、研究畫史開始,師法上古,兼收并蓄,而又化為己有,自出機杼。他長期攻研山水、人物畫,亦擅金石書法,不論是山水還是人物都達到了藝術上的最高境界。傅老傳世作品極少,近年來其畫作在藝術品市場上的價格不斷飆升,稍微好一點兒的畫,動輒就要數百萬元,是唯一不受書畫市場起伏影響的市場驕子和龍頭股。
那么為什么傅抱石的畫作不受書畫市場波動的影響呢?主要原因有兩點。
首先,傅老傳世作品少。據析,傅抱石存世作品大約有3000件。傅抱石畫畫有個習慣,他認為畫得不好,沒有保存意義的作品,當時就撕掉了,所以傳世作品數量少。現在我們看到的傅抱石真跡,有1/3到1/4是無款的,這些無款畫中不乏精品。
第二,傅老的繪畫水平極高。傅抱石水平高在哪兒呢?可以說,傅抱石是近百年來,中國最有成就的畫家之一,因為他對中國畫進行了改革創新。中國畫講了幾千年的“中鋒用筆”,就是畫畫的時候毛筆的筆鋒要集中,不能散,而傅抱石則把毛筆的筆鋒打散畫畫,非常有特點。雖然“散鋒筆法”宋代就有,但以前像他運用得這么好的還沒有。傅抱石的畫中,還借鑒了西方美術中的水彩畫,從很多傅抱石的畫中,可以看到西畫常用的焦點透視,而不是散點透視。
此外,造成傅抱石畫作價格不斷走高的原因,除了傅老作品個性鮮明,藝術水準高超外,與他的作品在國內存量少也是分不開的。傅老畫存世量僅3000幅左右,三分之二留在國內,并且多在博物館等專業的收藏機構,而大約三分一流落海外。如此大的名頭,卻留下稀少的作品,其價位自然高。
此次在江蘇嘉恒06秋拍中出現的四幅傅老的真跡件件精品。《秋江泛舟》此幅,傅氏以俯瞰的角度描寫樹木秋枝,紅葉點點飛墜,一葉扁舟橫穿江上,畫面疏朗清新,構圖充滿張力,墨色豐富,主次分明,人物刻畫極其生動傳神,線條高古,充滿彈性,整幅作品意境深遠,充滿古意,出版于2006年中國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榮寶齋》第三期第111頁;《過眼帝王》又名《帝王輕過眼》,此畫作洋溢著高士隱者的風流和閑適,帶著七分醉意,三分狂氣,輕風習習,冷艷刻骨,而 “往往醉后”的印章表明畫家對這幅作品的得意之情;《井岡山》這幅作品,畫面飽滿,充滿節奏,井岡山郁郁蔥蔥,蒼秀淋漓,遠處山體又將畫面延伸開去,懷古的詩情化作筆尖的畫意,同時又透露出畫者內心的激情;而《東坡得硯》更是“高古灑脫、傳神得意”,著名鑒賞家蕭平先生特意為此幅作品撰文,評價極高。畫中東坡白衫玄冠,倚蒼松而托古硯。這位宋代才華橫溢的大學者,寬額、濃眉、長須、雙目中藏著大智慧,那難測深淺的目光、得硯的興味和遠思交織在一起。蒼松被風吹拂著,淋漓的墨彩烘托著白衣的學士——率意的廖廖數筆,東坡的形、態、神、意便躍然目前!在傅抱石一畫難求的今天,此次嘉恒06秋拍出現的傅老的真跡將給藏家提供難得的選擇機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