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碧玉璽拍的660萬 印章拍賣行情看漲
康熙碧玉璽拍的660萬 印章拍賣行情看漲
康熙碧玉璽拍的660萬 印章拍賣行情看漲
藝術大師齊白石,被稱為詩、書、畫、印“四絕”,最近他的一批自用印印章在本市“露面”,并將在下周舉行的正德拍賣公司秋拍中拍賣。這其中,還有兩方著名的巨印“人長壽”和“中國長沙湘潭人也”,引起收藏界尤其是印章(篆刻)愛好者的關注。
印章(篆刻)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形式,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也以“中國印”形體體現,印章藝術的意義日漸凸顯,拍賣價格也步步走高。2003年7月12日華辰春拍,一件清代康熙御用碧玉璽,以660萬元成交,刷新了單枚皇家印章拍賣的最高紀錄。此璽碧玉質地,蛟龍鈕,朱文玉箸篆“康熙御筆之寶”,曾見于《石渠寶笈》著錄之中,并被鈐印于承德行宮“避暑山莊”匾上。除此以外,拍賣會上拍賣更多的是所謂文人篆刻的印章。中國的傳統繪畫講究書法、繪畫和篆刻三者有機結合,早在元代,趙孟頫\、王冕等大書畫家就親自操刀就石篆刻,將印章充分運用到書畫作品中。明清兩代,篆刻藝術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也出現了許多篆刻流派,“西泠八家”就是清朝乾隆、嘉慶、道光、咸豐時期最大的篆刻流派———浙派中的八位代表人物,他們是丁敬、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和錢松。他們共同的風格是印宗秦漢,兼蓄百家,各具面貌,其影響至今不衰,可謂源遠流長。到了近代,出現了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等篆刻大家,他們刻的印章在拍賣會上一直是“搶手貨”。2004年北京嘉德秋拍,吳昌碩刻的兩方印章“來修齋”和“滋園”,印材分別是田黃和白芙蓉,拍出了93.5萬元的高價。
作為在近代篆刻史上開宗立派的一代大師,齊白石的篆刻作品氣勢雄偉,力能扛鼎,充滿了“陽剛美”。因此,齊白石刻的印章屢屢在拍賣會上創出佳績,今年春拍,北京軻爾多拍賣公司上拍5方齊白石為著名畫家徐悲鴻刻的印章,以77萬元成交;2004年春拍,上海朵云軒上拍由新加坡收藏家提供的數十方“香雪莊藏印”(其中部分為對章),全部為齊白石篆刻,也悉數成交;2005年秋拍,香港佳士得拍賣行整體拍賣齊白石自用印35方合50印面(附齊白石三子齊良琨刻印四方,另陳師曾為齊白石刻用印三方,合五面),有海外名家王壯為、江兆申、陳定山、黃君璧等諸家題跋,以226.416萬元人民幣成交。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