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舊報可賣數百元 生日當天的報紙成新禮物
一張舊報可賣數百元 生日當天的報紙成新禮物
一張舊報可賣數百元 生日當天的報紙成新禮物
最近,一股收藏自己人生紀念日當天的報刊風潮近日開始風靡姑蘇城,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他們用這種特殊的方法為親人、朋友的生日、節日準備著普通但又特別的禮物。
其實,送生日當天的報紙這一創意,還是來自外國。二00一年北京申奧成功后,中國申奧功臣何振梁就收到一份令他特別感動、來自國際奧委會的禮物——一九二九年他出生那一天的英國《TIMES》原版報紙。報紙上報導了當天在英國及世界各地所發生的大事,讓何老十分感動。國內北京圖書館也專門有類似服務,但只能將讀者生日的報紙拍成照片制成紀念品。
蘇州舊報刊禮物會被套上透明塑料袋,再伴上一兩只干花,放入精美的禮品盒里售出。天涯論壇的一些蘇州網友談到自己喜歡報刊禮物的原因時說,這也是一種文化的表達方式,而我們能真實了解到自己生日、考取大學、結婚時當天的國內外新聞很有意思。一些大學生則表示,這可以視作對我們的年輕人生軌跡做了另一種時空上的解釋。選擇報紙作為禮物,既不俗氣,又不失風度,價格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中,大學生中有不少發燒友。
贈送報刊創意好可花費也不菲,蘇州司前街文化市場一張普通的一九八八年的某期《蘇州日報》賣到兩百元,一本平常的一九八五年的某期《大眾電影》炒到三百元,但蘇州人仍肯花錢購買,蘇州一些大小論壇上也開始經常出現求購某個日期報刊的帖子。蘇州文化市場的一位老板告訴記者,他們是和一些報社雜志社合作的,報社一般每年積壓的報紙很多,并且都有底子,要重新制作也很容易,不過買家還是希望買到原版報刊,重新印刷的不怎么有吸引力。
據資料顯示,類似的“生日報”在北京、上海等幾個城市生意也都十分興隆,深圳月銷售額到現在可以穩定在二萬元左右,全國月總銷售額為七萬元左右,而且還在高速增長?!疤K州只是剛剛起步而已,發展空間很大!”蘇州文化市場老板很興奮地對記者說。
專家認為,以前大家熱衷于收集文革或者更早一點的報紙,但因為現在這個活動基本是八十年代以后的小青年們在搞,八十年代的報紙也跟著火了起來。另外,年輕人過去送禮物太多太一般沒新意,因此希望能找到一份有意義的報紙來給朋友一個驚喜。年輕人之間送這樣有文化韻味的禮物值得提倡,但過分追逐導致報刊價格虛高則要引起注意,畢竟,我們要送出只是這份心意,而非報刊本身。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