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為藝術家遠離大都市是一個特別的恩賜 ---寫在徐公才的畫冊前
今天,作為藝術家遠離大都市是一個特別的恩賜 ---寫在徐公才的畫冊前
今天,作為藝術家遠離大都市是一個特別的恩賜 ---寫在徐公才的畫冊前
時間:2006-11-11 14:40:00 來源:楊重光
名家
>今天,作為藝術家遠離大都市是一個特別的恩賜 ---寫在徐公才的畫冊前
 |
20多年前的一個初冬,上世紀80年代初合肥當時的氣候特別的冷。我們都剛剛二十出頭,為了安徽乃至全國首次前衛藝術展覽,大家猶如偷吃禁果般地極其興奮,神秘地從各地聚攏在一起。爭論探討,輪番去各個參展者的畫室觀摩挑選作品。記得那是第一次看公才的作品,也是第一次見到公才。他皮膚白皙,留點小胡子。靦腆無語,北方人,粗中有細,作品有著強烈的沖動和欲望……
這以后我們隔個一年半載相聚一下,但很少再交流”藝術”,更多的只是白酒與豬頭肉之間的交流和切磋了。后來我去德國,一晃就是十多年。而公才卻一直默默無語,留著長發,蓄著他的小胡子,穿著較為夸張的大褂子和沉重的流行的大皮鞋。在藝術和生活的園地里來回地奔走著。出于他對藝術特別的鐘愛包括他對自然的留戀,二十多年來他幾乎走遍皖南的所有角落,畫了無數張油畫作品,參加了無數次各種規模的展覽。作為一個藝術院校的的老師,他十分熱愛藝術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十分留心他腳下適合自己的藝術道路。和北京,上海這樣國際藝術大都市相比較,合肥在地理和文化位置上如同一個大集鎮(我的同行不必傷心)。它沒有什么機遇.亦缺少一流的展覽和一流的畫廊,更缺少一流的收藏家和藝術收藏機構。但正是這樣缺憾和一種被委棄的感覺,造就了像公才這樣一批苦苦勞作,平靜探索的畫家。這兒因為沒有什么名利的誘惑,使他(們)更真實地貼近自然。幾乎在一種無望中把自己整個身心投入皖南山野的懷抱。 (因為只有自然是最無私最富愛心和獻身精神的) ,像戀人般地傾心于皖南極富田園詩意的恬淡古樸的鄉野.去吮吸探索自然原始的精液與奧秘。在這遠離塵囂的野村農舍里,去狂飲農家上好的陳釀,讓自己幸福地醉翻在田壟麥堆里……
藝術是什么?藝術有時什么也不是。它可能就是一種逃逸,去逃逸城市的壓力;去逃逸家庭的不快和人事的糾葛。藝術抑或是一種追求。追求是人與自然一種最平等坦誠的親昵;一種天人合一?藝術也許是一種無知和舍棄。舍棄世界的誘惑,甚至舍棄溫暖的家人,女人的愛撫和現實的飽足。藝術可能只出自于一個最簡單不過的理由:快樂或痛苦。而皖南給了我們所有。公才近期的油畫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逃離了長期以來周遍環境加給他及同時代人的許多不必要的約束和捆綁,也逃離出學院派危險刻板的程式化的牢籠更趨國際化。自由大膽;灑脫奔放;如一匹脫韁的野馬,高呼自由萬歲!沒有主人,沒有疆界, 以抽象的中國書法和抽象水墨的意向,粗放的油畫筆觸,滴灑、流淌、揮灑、涂抹;用一個我們極熟悉生動的東方語匯向我們敘說著一個既古老又現代的童話。由此我自然想到了美國波洛克和中國的趙無極。公才用流暢的極富音樂特質的油畫書寫了一部皖南風情的印象”田園暢想詩”。這是中國的”德彪西” (德國第一位印象主義音樂家)”皖南的德彪西”。公才精致準確地把玩和刻畫了皖南風景中的魂靈,留了極簡約的原始的形。使我們在哲學和陶醉其畫作的當兒,不禁又回到了皖南三月春雨的傷感與優美的情懷中……
我在公才畫室中看到一批這樣的作品,如同一群在夢中相互追逐的精靈。它們的嘆息聲,道出山水間的隱秘和內涵。這是他在自然中的一個新的發現。”清新、美好、精致。”這不是通常意義上在某一畫室里品茶觀畫(察顏觀色)最后說一大把違心的言不由衷的廢話(溢美之詞)然后找一家飯店……
我再次意識到合肥偏離”大都市”的可愛和重要。這兒做藝術的特別固執甚至”愚頑”。這個城市相對安靜,是從事某中研究工作的絕好地方。它使我們消除了許多不必要的負擔和幻想.冷靜安嫻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也使許多過去曾經信誓旦旦地要作大藝術家的人去做了買賣?!蔽瘲壟c孤獨”是人類十分恐懼的,但凡高當時如果沒被人類世界”委棄”,女人們”委棄”,沒有那份在今天看來十分珍貴的痛苦與孤獨作為上帝最好的禮物……
今天他的名字再也不會寫進美術史,教科書中。而美術館里再也不會看到凡高的作品。
2006年5月3日午后作于中國科大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