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象牙席
編織象牙席
編織象牙席
游覽故宮的人,在慈禧太后所住坤寧宮,從窗外可看見室內榻上放著一領象牙編的涼席。人們無不驚嘆牙席的靈巧。這是民間象牙藝人的高超成果。
象牙席是廣州藝人編織的。在明清時并不新鮮,但其技藝自清代道咸后就失傳了。明代文人祝京兆在所著《野記》中說:編牙席的細絲,是把象牙“用法煮軟,逐條抽出之,柔韌如線,以織為席”。什么“法”沒有說明。就人們直觀看到的“牙篾”,不是線型,而是扁條狀的。這可能是用刀切削而成,不可能是把整象牙用藥腐爛后,按牙紋一絲一絲抽取的。但又可能把這種牙篾經過藥物或技術手段處理過。所以這一領長216厘米,寬139厘米的象牙席,始終能折疊自如,而不會斷裂。故宮這種象牙席在清宮造辦處檔案有記載,是清雍正六年圓明園太監張玉柱、王常貴交到故宮的,當時共有四領。其中之一由雍正皇帝御批“鋪床用”。這表明,象牙席不只是觀賞的。1960年,此象牙席被定為一級文物。
但是象牙席不失民間工藝品性質。山東省就從民間征集到一領,是用楠木盒盛放,用錦緞裹的象牙席。
象牙席失傳的原因,據老藝人說,編織技術可以過關,但象牙劈絲及軟化處理技術仍然沒有掌握。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