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抄身制 當家作主人
廢除抄身制 當家作主人
廢除抄身制 當家作主人
抄身制(又稱“搜身制”、“搜腰制”、“檢身制”、“抄紗制”等),是舊中國紡織廠侮辱人格、侵犯人權的人身搜查制度。當時,紡織工人下班后都要經過廠區門崗,逐個被搜身后才能出廠。工人為了養家糊口,平時不得不忍氣吞聲。
新中國成立后,抄身制于1951年被全面廢除,說明新中國對人權的尊重和保護。以下這幾枚紀念章,就是這一歷史的見證。
浦頤廢除抄身制紀念章,銅質琺瑯,通徑2.9厘米,外形為象征工業生產的齒輪,正中鐫毛澤東半身肖像,背景為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下方刻繪五角星和綢帶形條幅,五角星中間鑄有“光榮”二字,條幅上刻“浦頤廢除抄身制紀念章”(“浦頤”為紗廠名稱)銘文,并注明年代“1951”。據《上海紡織工業志 》記載:1949年12月5日,上海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一致通過市勞動局局長馬純古提出的廢除抄身制議案。至1950年1月4日,中紡各廠全部廢除抄身制。同年10月8日,繼國營紗廠廢除抄身制后,私營申新九廠也正式廢除抄身制。此后,鴻豐、德豐、安樂等各紗廠也相繼廢除抄身制。
武昌第一紗廠廢除搜腰紀念章,銅質琺瑯,直徑2.6厘米,正面為白色底色,代表光明,中間繪有工廠生產圖景,外圈為黑色鎖鏈,右上方紅星高照,象征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畫面形象生動,寓意深刻。刻有“武昌第一紗廠”、“廢除搜腰紀念”銘文和“1950.3.8”日期,說明該紀念章是1950年“三八”婦女節制發,更增添了紀念意義,背面鑄有編號。武昌第一紗廠原稱商辦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后來又改為武漢市第六棉織廠,1919年建成。1935年武昌第一紗廠已有4600多名工人,到解放后,有職工近萬人,是武漢市較大的紡織企業。
常州元中染織廠工會成立暨廢除抄身紀念章,銅質涂藍,白色漆,規格為2.4厘米。外型為染織廠的紗團,又似藍天中的祥云,右上方紅星高掛,白色中圈如同一輪圓月,圈內繪有紡紗梭子,代表紡織企業。此章設計考究,造型獨特。其正面刻有“中國紡織工會·常州元中染織廠委員會成立紀念”文字,背面鑄有“廢除抄身紀念”銘文及紀念章編號。正、背面文字說明這枚章具有雙重紀念意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