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薈萃 群雄畢至
名家薈萃 群雄畢至
名家薈萃 群雄畢至
2006秋華辰“中國油畫及雕塑”甄選190余件拍品,雖與春拍相比少了近20件,但總估價并未減少。所設民國藝術遺珠、寫實主義、中國當代、新銳藝術家等專題均以市場需求為標準,時下強勁畫家盡選其中。
徐悲鴻的作品堪稱畫壇明珠,學院大家氣象,其素描尤為國人稱道,古典的學院一派至今仍無過其右者。此次出現的兩幅素描為終生追隨徐悲鴻的學生張安治所藏,其中一幅,正反均繪,尤為別致。宋步云是徐悲鴻成立國立藝專時的重要助手,國畫以桃名,油畫常年深藏閨中,近來初為學術界知,其畫樸拙真率,令觀者為之贊嘆。其《天壇春》繪古都北京新貌,初春的氣息沁人心脾,春日里桃花初綻,柳色抽新,宛自無邪。
林風眠的兩幅彩墨《雞》、《鷹》為楊士達先生故藏。楊士達在法國留學時同林風眠相識,可謂有同學之誼,回國后曾在林風眠主掌的杭州國立藝術??茖W校任教,后來則更多的擔當起林風眠私人醫師的工作。這兩幅作品,即為他們西湖邊國立藝專同事時所作。由于林風眠早年作品存留極少,它們的再現,有著重要的美術史價值,對研究林風眠早年面貌也有重要的提示。林風眠是現代油畫史上比較偏愛戲劇人物的畫家,《秋江》便是林風眠文革結束后身赴海外時所作的此類題材的佳作?!肚锝凡]有把中國畫傳統的書法用筆、寫意性融入油畫,而是轉向難度更大的中國題材與西方現代派的結合。此作早年由資深收藏家收藏,并曾經參加在香港大會堂舉辦的展覽。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藝術的中心迅速轉到了北京。衛天霖在京城修心于身邊的花卉、靜物、人物寫生等等,未曾追隨政治,圖解時代,自得其大家風范。時間流逝,愈發顯示出其藝術之純粹大方,這在作于文革末年(1976)的《紅木桌上的芍藥》,或可窺見。衛畫很少流通于世,本幅曾著錄于其重要畫集的作品為畫家贈與學生鞏俊俠之作,尤為難得。
《地球的紅飄帶》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出現的一部以紅軍長征為題材的大型連環畫,是中國連環畫史上的一部重要的力作,獲得過第七屆全國美展金獎等眾多獎項。自1989年出版以來,迄今共有11個版本問世。作者沈堯伊先生是美術界著名畫家,他對宏大、經典的主題性創作有著發自內心的、欲罷不能的沖動和鐘情。他曾兩次到長征路上體驗生活,與編輯、腳本作者一起多次訪問當年參加過長征的老同志,深刻領會筆下人物的性格特點?!兜厍虻募t飄帶》歷經6年完成,共5集,926幅。作品以宏闊的歷史場景、精心的人物塑造和跌宕起伏的韻律,構筑出長征的視覺史詩。她從誕生之日起就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和贊譽。無疑,《地球的紅飄帶》是本場紅色經典專題的最大亮點,而926幅作品作為一個標的進行拍賣,也或創下中國藝術品的一項紀錄。
此次收入的“寫實畫派”可謂群將畢至,佳作云集。
王沂東作品本少,一場兩張名作得現,殊為難得。《肖像》、《沂蒙娃》分別作于一九九一和一九九二年。畫幅上顯見畫家對油畫中國個性的追求,背景加入中國壁畫和門神形象,使畫家意圖愈發彰顯。有趣之處在于前者為畫家之妻,后者為畫家之女,一寧靜安詳,一側眸可愛。陳逸飛《藏人》作于一九九零年,為其首繪西藏之作,彼時衣服視力堪佳,畫面工謹,母背上之孩童,尤為可愛,風中發亂,眼額間只是人類初生的清澈單純,與經歷高原生活的滄桑成相反相應之態。
陳丹青的《西藏組畫》開啟了文革后中國油畫重師歐洲的道路,而他本人也一直迷戀于古典油畫。他的《西班牙靠墊上的裸女》禁不住讓人眼前浮起西班牙大畫家委拉茲貴支的名作《梳妝的維納斯》,然而陳丹青的筆觸則卻更為含蓄。
何多苓、艾軒合作過兩幅畫,其中一幅《鄧小平》,今在美國,另一幅便是《第三代人》。《第三代人》尺幅巨大,畫面左側戴眼睛男子為著名畫家張曉剛,張曉剛身后則是同樣出身四川美院的當紅畫家周春芽。畫幅中央紅衣挎包女子是詩人翟永明,翟永明身后黑衣男子則為著名建筑師劉佳坤。劉佳坤身后略帶憂思的眼神、只露一目一鼻者便是兩作者之一何多苓?!兜谌恕吩@全國美展優秀獎,參加多次展覽,并被多本雜志、畫冊收入,兩位畫家視之為代表作。此畫曾身赴港臺,流落在外多年,如今得歸故里。何、艾二人“身價”已今非昔比,合作而成的代表畫作價值幾何,眾人期待。
中國當代藝術以其多樣的風姿,正日漸受到國內外收藏界的關注。
今春,周春芽成為市場最大亮點。華辰秋拍征有了周春芽不同時期作品4件,俱為佳構。其中,《有倒影的綠狗》曾多次參加重要畫展,為多本畫集收入?!短一L景之龍泉山》則為畫家新近風格,春日的輕快、表現主義的激情躍然紙上,閱者無不為之贊嘆。華辰春拍我們曾創下曾梵志拍賣之紀錄,今秋旋即征得《天空》一件,為畫家“亂草”風格殊佳之作。劉煒、毛焰被視為中央美院培養出來的才情畫家,今次各有其精品呈現。徐冰是國際上最為知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本場3版畫作品作于《天書》問世前一兩年,從作品來看,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若單從傳統版畫角度來說,徐冰亦不遜他人,堪稱一家。
雕塑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學術地位一直為我們所關注。田世信自一九八零年代以來便以其“貴州人系列”贏得廣泛尊重,《牧童》為此一風格之延續,意味悠長。姜杰早在一九九零年代初便名揚藝壇,近年潛心于觀念性作品的創作,活躍于國內外重要的展覽,《小青》則代表了藝術家新近的面貌。《芭蕾》是中央芭蕾舞團的定件,藝術家久不從事寫實性作品的創作,這件雕塑卻深為對姿態極為挑剔的舞蹈家們滿意,足見其手下功夫非同一般。劉建華是中國官方首批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五位藝術家之一,《素色年華》技、藝結合,相得益彰。
一九七零年代前后出生的年輕藝術家日漸受到海內外的關注,他們或是五到八年后藝術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其中,尹朝陽、章劍、何森等已然屬于市場主流。吳海洲、楊旭、范明正、付泓、劉志懿等業已有著良好的口碑,他們在拍場的初現,帶來新的選擇,無論對于藏家還是藝術家來說,均是稱一種機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