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蟄存遺存碑帖12月整體拍賣
施蟄存遺存碑帖12月整體拍賣
施蟄存遺存碑帖12月整體拍賣
代表施蟄存“北窗”研究成果的2000多件碑帖藏品正面臨流散的危險。上海東方早報記者昨日獲悉,施蟄存后人日前已與上海嘉泰拍賣公司簽訂協議,將碑帖由其在12月初集體推出,避免其被拆散的危險。
拍賣協議剛剛簽訂
施蟄存形象地用“四扇窗戶”概括自己的平生治學,其中的“北窗”專指金石碑版整理。從1930年代開始,施蟄存對碑帖收藏產生興趣,并將研究碑帖作為文學研究等主業外的“業余愛好”。這個“愛好”伴隨了他大半生,用其家人的話說“稍有閑錢就要買碑帖”。正是因為興趣所在,在客觀條件不允許文學著述的時間里,他長期致力于碑帖研究,達到近3000件的收藏規模,目前舊居中的2000多件基本保留了他收藏的面貌。
據介紹,國內一些致力于古籍善本拍賣的公司都曾對這批碑帖產生濃厚興趣,即將對其進行整體拍賣的嘉泰拍賣公司可以說是“近水樓臺”,并長期關注施蟄存收藏。在以往的幾次大拍中,嘉泰都曾經推出施蟄存的信札、手稿等,取得不錯的成績。而在施蟄存去世后,相關專家也曾幫助進行書籍和碑帖的整理工作。“整體拍賣的想法由來已久,媒體報道后,更多的人關注這批碑帖收藏,經過進一步協商,施家后人才決定委托我們拍賣,相關協議也剛剛簽訂。”該公司一位負責人說。
“以百萬元為計算單位”
施蟄存三子施達告訴上海東方早報記者,整體拍賣是為了讓這批收藏不被拆散。為了讓其長期得到妥善保管,并更好地發揮研究功能,最好是由高校、區縣的文史館等收藏,如能成立施蟄存碑帖展廳,進行長期展示,對于冷僻的碑帖研究,也能起到普及教育的功能。
據介紹,施蟄存是松江人,在松江居住30年,生前任教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而上海各區縣的一些文史館、圖書館也曾有過建立碑帖展廳的打算,這些都是進行整體收藏,給施蟄存藏碑帖“安家”的潛在力量。上海東方早報記者了解到,對這些文化遺產感興趣的單位都已處于緊急研究狀態,也有私營企業主表達收購意向。
“經過仔細評估后,我們認為這批碑帖的價格要以百萬元為計算單位,上拍可以讓它們公平、公正、公開地成交,但獲得這批藏品的并不一定是其最好的歸宿。”嘉泰的這位負責人表示,“這是一次特殊的拍賣,按照施蟄存家人的意見,我們希望尋找可以給藏品最好保存條件、發揮更大作用的機構,但他們很可能不是感興趣的群體中最有錢的。本著讓碑帖安個好家的目的,我們不排除委托方、拍賣公司和買家三方協商進行定向拍賣的可能性,這樣成交的價格是低于市價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