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月,臺北小朋友在生活琉璃體驗館自己動手彩繪琉璃,體驗制作琉璃的樂趣。臺北“琉金穗月——生活琉璃體驗館”提出“琉璃脫掉高貴的身價,成為普通人生活中的藝術”的經營理念,得到民眾認可和喜愛。
——訪臺北“琉金穗月——生活琉璃體驗館”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走進臺北“琉金穗月——生活琉璃體驗館”的展品區,看著周圍琉璃壁掛、杯碗、屏風、禮盒、裝飾、工藝品、佛像……形態神色各異,且散發著橙、黃、綠、紫等溫潤如玉般的光澤,不由令人豁然領悟館主陳政宏的一句話,“琉璃與玻璃不同,就在于琉璃是有創意、有思想的,琉璃會說話。”
陳政宏,“琉金穗月——生活琉璃體驗館”總經理,曾在臺灣琉璃業的創始元老“琉璃工房”擔任設計、研發、制作、電子商務、行銷專案等相關經理職。二OO二年成立“琉金穗月”琉璃藝術公司,并堅持“平民化”的“生活琉璃”主張,使公司繼“琉璃工房”和“琉園”后,位列臺灣琉璃業三甲。
今年六月,他新成立了“生活琉璃體驗館”,將此成為推廣琉璃生活化的前沿陣地。到底什么是琉璃的生活化?陳政宏說,在琉璃工房八年,他創作了很多大型的、高藝術性的琉璃作品,這些作品價格不菲,跟普通民眾的生活有一定距離。
他記得,在專科學繪畫時,老師講過,當大家帶著學習的心態慕名往法國巴黎求藝時,發現無論建筑、裝飾還是街道、飲食,藝術已經融入了巴黎的生活。“所以藝術不是很遙遠,藝術應該就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琉璃也一樣。”
“生活琉璃體驗館”就體現了陳政宏的這一理念。琉璃吧臺,曲線柔美、色澤朦朧的琉璃隔斷與簡單透明的玻璃臺面,剛柔相濟。琉璃磚、龍鳳型如意琉璃門把、琉璃桌面、……都給傳統的地面、墻壁、門和家具帶來不同感受。此外,月餅盒、禮盒、文件夾、香包袋……添上一小塊造型別致的琉璃,就很惹人喜愛,更別說琉璃杯、盤、碟、碗、花瓶……更讓人不由得珍藏起來。據了解,目前,“琉金穗月”開發的餐具、家飾、建材等產品超過三百多種。
在“凈琉璃”展區,還能看到一座座小巧的菩薩像光明燈。陳振宏介紹,琉璃也是玻璃的古稱。中國古代的琉璃溫潤光滑,呈半透明,代表純凈、光明、珍貴,是佛教七寶之一。所以佛教相關物品系列,也是該館的發展方向之一。
“生活琉璃體驗館”,更重要的還有“體驗”二字。“琉一手DIY課程”教室就在展區旁邊,在那里,參觀者可以親自動手,感受做琉璃的樂趣。課程分三種:“體驗營”主要針對小朋友,內容是彩繪琉璃、拼貼馬賽克、琉璃塑形等,比較簡單。琉璃鑄造班和熱熔采晶班則要從琉璃制作最初的陶土捏塑雕刻原形開始,到石膏成模、放原料,直至燒成個人專屬作品。開館四個多月來,前來體驗制作琉璃的參觀者幾乎每天都有。
“琉璃不止是‘觀賞的’,更應該是‘可使用的’。讓琉璃脫掉高貴的身價,成為普通人生活中的藝術,這是我們和其他琉璃業者的不同之處。”即將今年底或明年初帶精品赴北京參展的陳政宏說,希望“琉金穗月”別樣的“生活化”特色也能被大陸民眾接受和喜愛。
 |
臺北“琉金穗月——生活琉璃體驗館”提出“琉璃脫掉高貴的身價,成為普通人生活中的藝術”的經營理念,得到民眾認可和喜愛。圖為該館設計制作的琉璃吧臺,使傳統吧臺散發出夢幻般的色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