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也許是一種歷史的巧合吧,丙戌年中秋節當天,由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學院共同舉辦的“莫樸創作回顧暨捐贈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了一個素樸的開幕式。
莫樸(1915—1996)是我國老一輩著名的藝術家和美術教育家,更是一位忠誠的共產黨員。在莫樸先生逝世10周年之際,其家人秉承莫樸先生的愛國思想,將畫家生前各個重要時期的部分作品捐贈國家,由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捐贈作品包括莫樸的代表作品油畫《入黨宣誓》、《蘇維埃萬歲》以及《南昌起義素描稿》等35幅。中國美術館特舉辦“藝術與時代——莫樸創作回顧暨捐贈作品展”,以此紀念這位為中國革命、為繪畫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藝術家。
莫樸一生熱愛藝術,少年時就在藝術方面顯示出非凡的天賦和才能。青年時代,莫樸先后在蘇州美專、中央大學藝術系和上海美專學習西畫?!熬拧ひ话恕笔伦兒?,中國更加陷入水深火熱的危難之中,年輕的莫樸受到“左翼”思想影響,懷著挽救民族、國家的赤子心和責任感,以畫筆為武器,自覺投身到抗戰救亡的宣傳中。1932年,只有17歲、還在上海讀書的莫樸和同學一起組織了“火柴畫會”,以創作來歌頌民族的反抗斗爭和控訴侵略者的無恥。同年,“火柴畫會”與“左聯”領導的“野風畫會”在上海新世界飯店聯合舉辦了青年畫展,莫樸的油畫作品《一·二八戰跡》參加了展出。這是莫樸以人民革命為題材,創作具有歷史性題材作品的開端,從此,畫家就努力遵循著藝術為人民的原則,堅定不移地走在革命現實主義道路上。
從上海美專畢業后,莫樸在愛國名流的支持下,參與組織了中國美術界最早、也是最有影響力的抗日救亡團體“上海國難宣傳團”。這個宣傳團以創作巨幅宣傳畫著稱,輾轉于上海、南京、華北、西北和內蒙古各地,宣傳抗日。對于他們的行動,魯迅先生曾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他們“以清醒的意識和堅強的努力,在榛莽中露出了日見生長的健壯的新芽”,“希望就在這一面”。在各地的邊走邊畫,使莫樸積累了豐富的藝術經驗,并在實踐中將自己的藝術與人民緊緊地連接起來。
抗戰打響后,莫樸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宣傳中,并與中國共產黨的地下黨組織有了密切的聯系。不久,莫樸來到皖東革命根據地,參加了新四軍,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后擔任《戰斗報》、《抗敵報》美編,蘇皖地區文委兼出版部長等職。在根據地,物質條件十分艱苦,為了既簡單又有效地進行宣傳,莫樸開始了木刻創作。他的木刻作品在蘇皖根據地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極大地鼓舞了士氣。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成立后,莫樸開始出任美術系主任和教授,后輾轉到達延安,擔任魯藝第五期美術教員。莫樸在戰爭艱苦的環境中,為革命培養了大批美術人才,為我國革命美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非凡的貢獻。解放后,莫樸南下參與接管杭州國立藝專,又先后擔任教務主任、副院長、院長、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等職,對新中國美術學院的建設和教學都產生了積極而重要的影響。后被劃為右派,撤消一切職務,1978年獲得平反,1980年再次出任浙江美術學院副院長等職,又推動了新時期美術學院的改革和發展。
莫樸的藝術與時代緊密相連,被人們熟悉的《清算》、《入黨宣誓》、《南昌起義》等,真切地展現了上世紀中國人民奮勇抗爭的歷程,是記錄中國人民革命的“藝術之書”。從莫樸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畫家心系人民的真摯感情。無論是油畫還是版畫,畫家都以生動的形象和場景加以引人入勝的刻畫,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這與畫家注重寫生,強調繪畫內容與形式、思想與藝術性和諧統一的藝術主張密切相關。令人尊敬的是,“文革”期間,畫家雖受到極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從未停止藝術創作,堅守的依然是現實主義方向,堅持以革命歷史和人民生活為創作的源泉。這一期間,莫樸集中創作了一批寫生作品,有革命遺址的美麗景象,有人民生活的各個場景,體現了對人民的一貫情感,技法更為精湛,完美地表現出畫家的藝術才情。
此次展覽展出的作品包括了莫樸生前各個時期的多件重要作品。通過這些作品,人們對莫樸先生的藝術將會有更深刻的認識。一位屬于人民的畫家,必然得到人們的喜愛。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