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第一拍《水仙》5000萬
東北第一拍《水仙》5000萬
東北第一拍《水仙》5000萬
時間:2006-10-30 11:33:00 來源:沈陽網
拍賣
>東北第一拍《水仙》5000萬
 |
“5000萬,89號女士,成交!”昨天上午,明代畫家陳淳的手卷《水仙》以5000萬的天價,競拍成功,創造了東北三省藝術品拍賣成交額歷史最高價。兩女爭“水仙花”
昨天上午10點,由遼寧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主辦的2006年秋季拍賣會舉槌。第57號拍品明代畫家陳淳的手卷《水仙》是拍賣會的最大熱點。自600萬起拍之后,《水仙》價格 一路飛升,幾次競價之后就超過了拍賣會的最高參考價1500萬元,一越達到2000多萬。隨后的競價鎖定在兩個買家間,兩位買家都是女士,價格互不相讓。競價期間,兩位女士都一直在不停地打手機跟場外溝通,價格一路殺進4000萬,然后跳至4500萬。最后《水仙》以5000萬的天價被89號,一位來自臺灣的馮女士買走。馮女士表示,她也是受人委托的,委托人是臺灣人,主要是為了個人收藏,但價格適合也會出售。秋拍拿了兩個第一。
遼寧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瀛女士透露,2006年秋季拍賣會的拍賣成交總額達到1億零500元,是東北三省目前為止所有拍賣會成交總額的最高價。而陳淳手卷《水仙》以5000萬成交,也是東北三省藝術品拍賣最高成交價。
劉瀛表示,《水仙》成交價雖然遠遠高出拍賣會1500萬的最高參考價,但也在意料之中。“除了《水仙》自身的藝術價值之外,廣東、深圳、香港以及臺灣等地的買家前來競買,對拍賣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
在此次拍賣會上購得《水仙》的馮女士說:“陳淳的《水仙》用了5000萬,價格不算高。如果拿到臺灣,上億都有可能。”
外地買家組團“炒古”
買家多來自南方本次秋拍聚集資金數億元
今報訊(記者徐曉婷)在昨天舉行的2006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多為外地買家前來競買,當地買家較少。
遼寧國拍的總經理劉瀛女士說,買家多來自北京、上海、廣東、香港、臺灣等地,“本地買家對書畫等藝術品不是很敏感,南方買家對書畫藝術品更感興趣。”
在拍賣會現場,一位來自香港的買家以1040萬的全場第二高價拍得一尊明宣德的銅鎏金雙修佛像。香港買家稱:“這個價格很便宜,在香港5000萬都不一定能買到。”另一位來自廣東的買家表示,這次秋拍的古玩價格并不高,比廣東要低。他表示買來的古玩不一定用來收藏。沈陽一業內人士表示,來參加秋拍的買家幾乎沒有真正要用來收藏的。“一般都會在這場拍賣會上購買,然后再拿到別的地區的拍賣會上拍賣,從而提高拍品的價格,這就是‘炒古’。”
遼寧國拍估計整場拍賣會聚集買家資金能達到幾億之多。拿本場拍賣會最高成交價的《水仙》畫卷為例,參與競拍的買家有7家左右,拍賣會的最高參考價為1500萬,所以每家買主至少得準備1500萬的資金競價。而最后兩家競價達5000萬,僅《水仙》一幅畫卷所聚集的資金估計就高達2億多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